夏季实用防蚊虫手册,为孩子立即收藏起来

作者/晨妈

来源/妈妈手册

(ID:jqfans)夏天,是娃最闹腾的季节,也是蚊虫最活跃的季节。当上蹿下跳的娃遇见了准备“大杀四方”的蚊虫,悲剧就发生了——娃原本白嫩的皮肤上一大片“红包”;晚上刚把娃哄睡着,蚊子又在耳边嗡嗡作响;越挠越痒越痒越挠,抓得鲜血淋漓也停不下来......更可怕的是,娃遭遇蚊虫叮咬后不光奇痒难忍,还有可能带来不少疾病。今天晨妈这篇文章就来讲讲夏日常见的那些蚊虫,让你和宝宝安心度过夏天!蚊子夏季最常见的非蚊子莫属了。蚊子带来的烦恼除了痒之外,就是容易传播疾病,如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丝虫病等。一般来说,潮湿、积水的地方比较容易滋生蚊子,家长们要做好这个地方的清洁,避免蚊虫大量繁殖,从源头上避免蚊子叮咬。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尽量不要给娃涂抹大量的驱蚊水、清凉油。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来说,这些驱蚊产品中含有酒精、樟脑、薄荷等成分,会让本就娇嫩的肌肤更加受刺激,易出现各种炎症。正确的做法也很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清洗被叮咬的部位:用肥皂或者碱性溶液清洗“蚊子包”。2、及时止痒:可以采取冷敷的方法缓解痛痒。3、避免抓挠:一定要叮嘱小朋友们不要过度抓挠,否则很容易造成破皮感染。4、做好清洁:蚊子比较偏好汗味重的娃,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每天给娃洗澡。5、涂抹药膏:如果只是轻微瘙痒、红肿的话,那可以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或者苯海拉明膏;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抓破皮了,可以先涂抹布地奈德、尤卓尔止痒,然后再用一些抗生素消炎。隐翅虫记得之前有新闻报道过娃去公园玩被“隐翅虫”叮咬后惨遭毁容,真的要当心!很多人不知道隐翅虫长什么样子,晨妈在网上搜了几张图,发现它们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长得和蚂蚁类似,体长0.5~1.0cm,身体红黑相间,因为看起来没有翅膀,所以称为“隐翅虫”。这种虫子具有很强的趋光性,所以晚上喜欢开着灯睡觉的家庭可要注意咯,务必关好门窗!除此之外,隐翅虫还喜欢待在草地、水沟、垃圾箱这些地方,平时咱们只要注意卫生就不会碰见它啦~不过如果遇到了这种隐翅虫,千万要注意:不要拍死它!不要拍死它!不要拍死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种虫子不咬人,但若是遇到了危险就会因为隐翅虫是不咬人的!!!只要你不拍打它,它身体里的酸性毒液就不会外溢,腐蚀皮肤。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动或者抖落在身上的隐翅虫;如果不小心接触到了隐翅虫的毒液,第一时间用大量的肥皂水或苏打水中和毒液,然后再送医处理。蜱虫家里养猫养狗的人可要注意了,蜱虫超级喜欢寄生在它们身上啦,大口吃肉、大口吸血。而且它还会寄生在人、野生动物身上,可以说是相当的恼人!睁大眼睛看仔细咯!蜱虫长这个样子:身体扁平,是蜘蛛的远亲,有数对足。不吸血时,干瘪如黄豆般大小;吃饱喝足后饱满可达指甲盖大。(图片过于可怕,暂时就不放了)那么蜱虫是如何祸害娃的呢?首先,当娃外出游玩或者置身于一些不干净的环境时,蜱虫就会盯上娃;然后通过唾液腺分泌一些粘固剂,将自己附着在娃身上;正戏开始咯!蜱虫使用管口状的嘴深入皮肤里,吸血吃肉,还会分泌麻醉物质,使人不易察觉,小朋友们白白嫩嫩的皮肤就这样被攻陷啦!而且最厉害的是,蜱虫的口器深陷于皮肤内,很难拔除,就算是你把蜱虫掸开,它的部分身体也会留在皮肤里,造成感染。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用镊子小心垂直地拔出蜱虫,不要旋转、扭动或者这只蜱虫;如果实在不放心的话,最好找医生处理。另外,也可以用吸满肥皂水的棉花或者湿巾覆盖在蜱虫身体上,过了30s蜱虫就会自动从皮肤里钻出来啦!由于蜱虫会传播不少疾病,所以晨妈建议你们在拔出蜱虫后要清洗赶紧被叮咬部位,适当涂抹一些药物,避伤口发炎化脓。而且最好将拔下的蜱虫密封起来,以后要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可以把它交给医生,让医生从蜱虫身上找到病原体~以上这3种蚊虫,是夏日较为常见的疾病传染源,因此家长们千万要注意防护。当然啦,如果你们遇到了其他什么不了解的蚊虫,也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晨妈教你如何对付这些恼人的小东西。夏季,本来就是纵情玩乐的日子,别让蚊虫破坏了孩子和家人的好心情哦!赶快把这篇实用的蚊虫叮咬手册收藏起来!

来源:妈妈手册(ID:jqfans)原创,文:晨妈,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I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gn/6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