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38年的彩龙商场,简直是老苏州的百宝

从桐泾南路拐进彩香新村,陆续看到有提着米、面、油的居民迎面走来,往前绕过两边都是香樟树的道路,“彩龙商场”的招牌就赫然出现在了眼前。

·右手边走过大安桥就到了彩香新村。

和想象中“商场”的样子不同,放到现在看,这家和彩香新村同龄的“彩龙商场”不过是家百货商店的规模。

“开始探索古董吧!”住在彩香新村的朋友得知我到了彩龙商场以后,发了这么一条消息。并非真是有古董,只因彩龙商场有着不少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的,于大家而言又是在童年里相当熟悉的物品。

年营业至今,彩龙商场的变化并不大,当年出售的货物,如今基本都在。时光在这里仿佛是停止的。

蛤蜊油、雅霜面霜、韦驮樟脑丸、针包、热水瓶木塞……彩龙商场的货品齐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蛤蜊油。

·有了年代感的护肤品。

售卖方式也十分复古,像护肤品还有零拷的雪花膏。

·零拷雪花膏。

樱花牌燃气灶、花花绿绿的焐窠、花牌皮鞋被摆在了商场二楼显眼的位置。每款商品旁边都有手写的单价牌,这是来自老商场的执著和倔强。

·花花绿绿的焐窠。

·瓶瓶罐罐。

作者王安忆在小说中经常会写到纽扣店,大概是童年时期留下的深刻印象。形状各异,颜色斑斓的纽扣对于孩子的吸引力并不亚于糖果。

彩龙商场柜台上的纽扣品类并不算多,但也足够让人驻足,以角为单位的价格足够亲民。不知道这些颗粒状的“宝贝”烙在了多少孩子的心里。

现在买东西越来越方便,却少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那份亲切。来彩龙商场的大部分都是附近的居民,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和店员街坊熟的跟自家人一般,谁家娶了新媳妇,谁家小囡高考去了哪座城市,购物的过程也是聊天的过程。

·买碗的顾客。

所以不少搬了家的顾客还是会选择回到这里购置日常用品。店员耐心又亲切,为顾客细心讲解每一件物品的用法,遇上年纪大的顾客,还会亲自上门安装。

·热水瓶塞。

二楼钟表店的曹师傅被大大小小的指针所围绕,精湛的技术以及温和的性格让他拥有了一帮簇拥者。

在柜台停留的短短十几分钟里,曹师傅修了一位已经出不动门的老人托女儿特地送来一块表,女儿表示父亲对曹师傅的手艺相当认可,就认这家,说什么也要让曹师傅把关。

另外还卖出去一只复古的钟,买家是从彩香搬走的一户居民,说是新家客厅大,买个钟气派些。曹师傅小心翼翼把钟装好,带着对买家乔迁的祝福。

午后的阳光让商场门口的蜡梅香气更加浓郁。门口卸货的车子还没开走,商场附近的小吃店里还陆续有错过了饭点,忙里偷闲囫囵吞枣吃着午饭的顾客。

这里有十足的耐心和包容。从二楼走下来的时候,前面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年纪大了,步子会变碎,走台阶的时候更是小心翼翼,后一只脚放到和前一只脚一起,才敢接着往前迈。

·步履蹒跚的老人家。

在这里,没有人争着赶着,我们能够耐心等待一位老人的脚步。38年前,阿婆也曾是风华正茂,彩龙商场所扮演的正是最浪漫的那个角色: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称斤卖的毛线。

彩龙商场的物品进入了千家万户,陪伴了苏州人的生活,也见证了苏州的发展。38年的时光,足以让一家老商场蒙上岁月的韵味和情调,也足以让无数新新的业态遍布全城。兼容包并,是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气质。

来源:情调苏州

版权说明:

城市商报发布内容标有“原创”的均为我们劳动成果,转载请务必注明“转自城市商报”并附上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yp/8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