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isfree蓝莓水感防晒
65¥/40ML
SPF45、PA+++
二氧化钛
从配方表可以看出,Innisfree这款防晒用的是“二氧化钛浆体”(C12-15醇苯甲酸酯、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羟基硬脂酸、硬脂酸铝、氧化铝),本身是表面处理过的二氧化钛在油相中预分散好,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工程师们轻松配比出防晒产品,有效减轻油脂的用量,肤感“油腻”也降低不少,泛白情况也大为缓解,不过就是贵一点。在UVA方面的表现呢就是会有一定的波段延长,简单点理解就是让工程师可以偷个懒,市场部提高下预算。
上一期和大家聊过,二氧化钛属于UVB、UVA双向增益剂,但是需要注意-波段不是单一点,我们不能因为它可以覆盖UVA、UVB就给它冠名全波段防护选手,毕竟还是有漏网之鱼不会被其吸收或者散射(吸收这个大家可以不用细究哈,之前很多工程师都认为物理防晒剂没有吸收紫外线能力,但是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其实都搞错了)。
这款UVB防护防止晒黑其实问题不大,也就是日常通勤用问题不大,如果长时间户外活动那可能有风险了。
悦诗风吟其实也别小看它,毕竟倚靠爱茉莉,不可能注意不到“晒伤”短板,所以配方搭配了“抗紫外线损伤修复”类成分。
狭叶越桔果提取物(蓝莓),被innifree当作亮点在宣传,不过越桔果提取物可不止它一家在做,之前我们修丽可的文章有聊到过,越桔果系列虽然有分类,原料价格也差非常多,但是大体成分是相似的(花色苷、多酚),熟悉名字的同学应该很快反应过来了,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临界阙值就不谈了),在应该紫外线可能造成ROS过量的情况下对于细胞表面的脂质氧化损伤有很好地保护,这也变相弥补了它在UVA波段短板,另搭配西班牙鼠尾草籽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等,在应对紫外线造成轻微泛红等方面也会有不错的表现。(不知道浓度,同学别较真)。
另需要注意一下,有些化学防晒剂因为不稳定及自然损耗问题,很多工程师会加入大剂量多种类的抗氧化成分也进行“鲶鱼效应”,尽可能保证防晒剂稳定,这款没有化学防晒剂,所以不太需要考虑这些因素,要视具体情况具体看。
悦诗风吟SPF45、PA+++蓝莓水感防晒比较适合混油以下同学,适合日常通勤。
理肤泉版大哥大
¥/50ML
SPF50
水杨酸乙基己酯+TinosorbSliteAqua(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C12-22共聚物)+UvinulT(乙基己基三嗪酮)+Parsol(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MexorylXL(甲酚曲唑三硅氧烷)+MexorylSX(对苯二亚甲基二樟脑磺酸)
版虽然只标注了SPF50,我们模拟后SPF与标注有差距,一切以品牌官方宣传为准,我们提供的模拟仅仅是模拟,并不算科学,仅供参考,不涉及任何不轨想法(请勿对号入座)。与版本相比,使用的技术和核心防晒剂种类及排序都没有变化,不过还是比较好辨别,版“增加”PA标识。
翻译废了不少时间,平常习惯用简称,英文得挨个核对,生怕误导错标。
小插曲:
昨晚经过“degexa、ice、delicate.”三位同学以及“Nino栋”栋栋同学帮助,我们及时撤回文章,非常抱歉,给大家带来误解,诚挚道歉,希望各位可爱善良的同学们以后多多批评监督,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上述数据是我们根据栋栋提供的台湾版备案防晒剂浓度做出的模拟数值,不代表产品实际数据,因为也存在协同增效、以及成膜后影响,所以仅供参考。
UVB波段首先看看UVB波段的配比情况,水杨酸乙基己酯添加量还是很高的,在UVB区段可以起到非常高的SPF增幅作用,不过让用户尽可能不晒黑这肯定是不够的,添加量限制SPF也不可能到50,所以配方师在这里复配了UvinulT而且添加剂量也不低,整体SPF值有效拉升,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另外又添加少量的MexorylXL进行UVB波段巩固,算是配比比较科学了,过检是没有问题了。
UVA波段UVA输出射手,Parsol效能强但又脆皮,容易被光分解,不过配方师可不傻,利用水杨酸乙基己酯来进行稳定,一方面可以提供SPF值,又能稳定阿伏苯宗,还能溶解阿伏苯宗,可谓一箭三雕。
PA不稳定?尽可能保证它不至于过快光降解,配方师并不放心,又增加了“脆皮选手”MexorylSX(这家伙显然光降解要比阿伏苯宗弱一些,但是光降解也不可避免)来增强PA,而且MexorylSX这家伙还是个水溶性选手,可以有效降低油脂的使用量,肤感会相对更清爽些。真是一箭双雕好手段。
保命选手镇楼TinosorbSliteAqua算全波段防晒剂,不过在UVA高区表现乏力,虽然表现不如UVA中段,但是在UVA高段它依然要比APlus、TS要强很多。另外它有C12-22醇丙烯酸酯/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的加持,可以在挥发性成分快速消失后,可以很好地成膜也具备一定的防水、防汗能力。欧莱雅系总喜欢这么搞一箭双雕嘛?天空中的雕快没了...
这款防晒适合任何肤质,油皮上脸待成膜后大概率不会很油腻,因为珍珠岩的问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泛光情况,不过不影响。敏感肌出现刺痛、灼热大概率是酒精、辛甘醇的问题,不过这些发生都是小概率事件,如果确实屏障受损、晒伤等情况还是硬防晒为好。
Biore隔离防晒乳-红管
¥/60ML
SPF50、PA++++
氧化锌+二氧化钛+OMC(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UvinuLAPlus(二乙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TinosorbS(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
碧柔红管呼声蛮高的,索性一起来看看。UVA波段碧柔在UVA波段处理相对简单,但是成本可不便宜。
使用全波段无机防晒剂(氧化锌、三乙氧基辛基硅烷),粒径20nm,首先肤感不会糙感,全波段效能都比较强,除了UVA高段表现差其他都还可以。
UvinulAPlus在UVA波段表现同学们看过上一篇应该是了解,它是一种PA强效贡献防晒剂,可以对氧化锌的短板进行补充。APlus小厂可是不愿意用的,成本上涨立刻就没法搞市场了,还是大厂成规模地采购才敢这么怼。
UVB波段使用“二氧化钛、氢氧化铝、硬脂酸”(粒径15nm),在UVB、UVA低段都有不错的贡献值,而且透明度也相对高一些。不至于出现“艺妓白”。
UVB中低区还有“小弟”OMC在巩固,虽然整体看并不完美,不过最后由天来施S兄弟垫一垫,算是一种安慰吧。
TinosorbS在UVB以及UVA低段都可以“献身”(提高SPF、PA值)可以有效衔接两个区段防晒剂弱势地位,就像奥克立林一样,属于“电焊工”角色。
碧柔红管里的苯氧乙醇是其他原料带进去的,含量其实并不高,同学们皮肤出现红热现象是小概率事件,不用太在意,怼怼看。
碧柔红管用D5(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乙醇充当溶剂,成膜效率会比较高,有机无机防晒剂巧妙搭配,刚上脸会感觉明显油腻(黑话),待成膜后会略腻,但对于混油以下同学而言着实友好,大油皮可能还是不太适合怼,黄皮以上同学可以尝试,皮肤显黑、显暗还是放弃吧,还是存在泛白问题。
兰蔻UV小白管隔离防晒
¥/50ML
SPF50、PA++++
TinosorbM(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UvinuLAPlus(二乙氨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MexorylXL(甲酚曲唑三硅氧烷)+TinosorbS(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UvinulT(乙基己基三嗪酮)
兰蔻的产品如果单纯从防晒剂角度看,价格和防晒剂搭配两个因素估计很多同学会大呼根本不值得入手,其实你们看的视角不对,咱们往下瞧。
UVA波段TinosorbM在UVA波段成了主力选手,不过这家伙不喜欢往高格顶(UVA高段表现差一些),还总喜欢去UVB波段混混脸熟(UVB波段有一定效能),真的打仗(防御紫外线)都“漫不经心”“三心二意”,怎么能把担子全交给你个小弟弟抗?工程师直接顶个“胖哥哥”(APlus)做后备队支援,M小兄弟扛不住PA是吧,我让你大哥收拾你,这不UvinulAPlus胖哥哥出面了,这么看来在UVA波段兰蔻白管搭配还是合格的,只是还存在晒伤的可能,不过工程师也没有就此收手,毕竟这价格在这里放着,砸了招牌可不行,且往后看。
有漏网之鱼,有同学帮忙绞杀一下?有有有........法国蔷薇花提取物(我不仅能抑菌还能美白一下子)
高山火绒草花/叶提取物(报告我也能美白一下子)
辣薄荷叶提取物(我可以抗一下紫外线损伤可能引发的炎症,防晒伤)
翼籽辣木籽提取物(我可以抗紫外线损伤呀)
“电焊工”TinosorbSTinosorbS(不仅能在UVB波段有出色表现,还能在UVA这里抗一下子,给PA做点贡献)
MexorylXL在UVB波段进行SPF值拉升,这里有点意思,添加剂量比T高不少,UvinulT反而成了垫底打辅助了,成了稳固SPF选手了,甚至比TinosorbS兄弟还要差一些。总的来看,UVB这里处理的也算到位,晒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白管能打。比较适合油皮...等等,油皮还能怼?开玩笑?我们再看下配方,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晶体类防晒剂,需要的油脂含量可不低呀,看看油滴防晒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的添加量怼这么高,油皮夏天怼不得骂娘呀?
所以它比较适合混干以下同学,如果混油的话看个人情况了。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内容,下一期开始针对微博评论区同学们留言的产品挨个聊聊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有发现文章有不妥之处,望各位同学不留情面、无尺度批评,我们及时更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