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宝们对任何事都是充满好奇
如果家里有小孩
家长会有意识地处理家里的危险源
比如插座、刀具等
但有一个潜在的危险源
却被很多家庭忽视了
药品、农药等物品一定不能放在
小孩能拿取的地方
要是小孩看不懂,误食了
那可是要命的事情啊
……
近一周之内,医院连续接诊了两起误吃家中父母的药物和误食“农药”饮料的孩子,可家长却没有发现,事后一两个小时才发现萌宝的异常,遂立即送医治疗,医院医务人员分别对两名宝贝进行了3个小时和8个小时的长时间抢救,可是最终都没有挽救两名小天使,这个结果不禁让人悲痛...
在此
提醒各位家长
小孩子好奇心强
没有危险意识
家长们一定要看好宝宝
下面提醒的易误吞异物
附解决方案!
↓↓↓
01
第一类:误食酒精、咖啡、香水、沐浴液、洗发水、香皂、牙膏、面霜、化妆水(不含酒精)等。如误食量少,可以先观察,如误食量大,给予牛奶(或豆浆、蛋清)或水,尝试催吐,催吐后紧急就医。
02
第二类:如果少量误食如维生素之类的常规药物,可以让孩子多饮水,促进药物稀释排出。如果大量误食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以给予牛奶(或豆浆、蛋清)或水,尝试催吐,紧急就医。
03
第三类:如误食纸张、蜡笔、水画笔等,如误食量少,可以先观察,如有不适,不必催吐,医院。若不断咳嗽,表情痛苦,考虑有误吸可能,则紧急就医。
04
第四类:误食外形较为光整的固体物品,如纽扣、串珠、果核、小硬币等。若是哽在喉部,可尝试催吐,若是吞入腹中,可等待于粪便中排出,若是大量吞入腹中引起消化道不适,紧急就医。
05
第五类:误食挥发性的液体,如汽油、煤油、香蕉水、指甲油等,不可给予任何液体及催吐。因为挥发性的液体呕吐时容易吸入肺部,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化学性肺炎,需紧急就医。
06
第六类:误食杀虫剂、防虫剂、农药、樟脑丸等,不可给予任何液体及催吐,紧急就医。因为毒性强,很快会让孩子发生昏迷或抽搐,此时催吐极易发生窒息。
07
第七类:误食强酸、强碱物质,如漂白剂、清洁剂、普通干燥剂等,不可催吐。因为催吐强酸、强碱溶液,会造成食道反复灼伤。
08
第八类:误食尖锐的物品,如首饰、回形针、钉子、碎玻璃等。不可给予任何液体及催吐,紧急就医。因为尖锐的物品可能会划伤食道和气管。
如何判断萌宝误服药品?
宝宝胆子很小
往往不敢告诉麻麻偷吃了什么
所以
宝妈宝爸们
平日里要细心观察和发现宝宝的异常
1.随时随地昏昏欲睡。如宝宝误服安眠药或含有镇静剂的降压药,会表现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状态,麻麻们遇到此事,要立即检查大人用的药物是否被宝宝动过。
2.嘴里有异味。当宝宝出现异常症状时,麻麻们可以凑近宝宝的小嘴,闻闻看有没有怪异的味道,很多药品都有独特的化学气味,会残留在宝宝口腔中,麻麻们可以此作为判断的一个依据。
3.嘴里有异物残留。有的时候,宝宝会误以为药品是糖果误食,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采用把药品嚼碎或者融化的方式误服,那么就会在嘴唇上或者舌头上留下药品残渣,麻麻们一旦发现宝宝嘴上有奇怪的物品残渣,就要立刻警觉起来。
4.舌头有灼伤的痕迹。有时宝宝误食的药品是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就会灼伤舌头甚至嘴唇,但因为害怕被责骂所以忍痛不敢出声。这种情况非常严重,一旦发现应医院救治。
收藏好药物,防范于未然
1.药箱放在橱柜高处。在家里找一个足够高,儿童够不到的地方放置药品和维生素,比如选择底部高于地面1.5米的橱柜,同时,药物和零食须分两处放置。
2.每次用完药都得收好。切勿把药物遗留在饭桌或茶几上,以免孩子误食。
3.锁好药瓶安全盖。很多药瓶都有安全盖,偶尔家长们会把药瓶遗留在桌子上,但要养成拧紧药瓶盖的习惯,减少宝宝接触到药片的机会。
4.告诉宝宝药品危险。麻麻们要经常告诉宝宝药品是什么,并解释为什么需要服药,尤其要注意,不要为了让宝宝服药而哄骗他们说药品是糖果或吃起来很甜。
5.避免在宝宝面前吃药。幼儿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平日里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吃药。
以上列举的这些措施
希望能对各位麻麻们有所帮助
为了孩子健康
让我们一起
防患于未然
守护他们健康成长
切不要存有任何侥幸心理!!!
编辑:周顺
校对:周顺
副总编:李学友
总编:郑荐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