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素有“立夏尝三鲜”的说法
其中“地三鲜”就包含蚕豆
但其实,蚕豆可不是人人都能享用的
所以每年夏初蚕豆成熟的时节
也就成了“蚕豆病”高发季
就在前几天,医院接收了
7岁的“蚕豆病”患儿小展(化名)
高烧不退甚至小便呈酱油色
而导致发病的就是几粒蚕豆
7岁儿童头一次吃蚕豆
高烧不退,小便呈酱油色
据小展的奶奶刘阿姨讲述
5月2日那天中午
她烧了一碗新鲜蚕豆炖咸菜
孙子也跟着吃了几颗
从来没吃过蚕豆的小展吃得津津有味
当时并未出现什么异样
可到了第二天
小展突然脸色发白、体温高达38℃
还伴有呕吐、腹痛等症状
家人急忙把他送医治疗
吃了点治疗肠胃炎的药物后
小展呕吐、腹痛症状有所缓解
可是到了5月4日,小展仍有发热症状
而且脸上苍白加重,精神也很疲软
家人于是医院就诊
(图片来源:处州晚报)
入院后,医生检查发现
小展血红蛋白只有50g/L
(正常儿童为~g/L)
是急性溶血的症状
经仔细化验
并结合小展酱油色的尿液和
此前食用过蚕豆的情况
医生确诊他得了“蚕豆病”
随后,医护人员紧急开展了
输血、碱化尿液、补液等抢救措施
所幸送医及时
5月7日,小展已康复出院
所幸送医及时,小展很快康复
但其实“蚕豆病”起病急骤、发展快
是一种很危险的疾病
据医生介绍
已有多人险因此丧命,且无法根治
“蚕豆病”为遗传性血病
已列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据媒体报道,每年这个时节
经常出现食用蚕豆引发“蚕豆病”的患者
且以儿童为主
什么是“蚕豆病”?
我们俗称的"蚕豆病"
有一个官方名称——红细胞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这是一种遗传性血病
根本病因是G-6-PD基因突变
是由于红细胞内
先天缺乏G-6-PD这种酶引起的
男性多于女性
尤其是10岁以下男孩最多见
“蚕豆病”有哪些症状?
临床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和
血红蛋白尿严重程度将蚕豆病分为
轻型、中型和重型
即发病急骤、病情轻重并不相同
严重者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
如肺炎、心衰、酸中毒等
症状一般表现为全身不适、疲倦乏力畏寒、发热、头晕、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巩膜轻度黄染,尿色如浓红茶或酱油色一旦发病应及时就医诊治“蚕豆病”的防治措施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疾病目前并无治愈措施重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对于家长来说,首先要明确一点自己的宝宝是否是“蚕豆病”患者目前,G-6-PD缺乏症已列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宝宝一出生便可接受检测若是孩子确诊为“G6PD缺乏症”患者父母日常应做好保护措施●在蚕豆传粉和成熟时,家长要注意避免带孩子到蚕豆地。
●慎用杀虫剂,其中可能含有容易使血液溶解的成分。
●购买樟脑丸不可选择含萘的产品,最好不用其来驱虫,另外,强力无比膏(无比滴)、冬青油软膏、臭丸、紫药水、颜料等用品也应禁止使用。
●不吃蚕豆及含蚕豆成分的食品。
番禺这个创意园太美了免费入场随手拍大片点击下方小程序参与讨论资料来源新快报、处州晚报等,如侵权请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