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幼儿喝奶后尿ldquo酱油

幼儿喝奶后尿“酱油”???

这是真的?假的?

上周,在扬州打工的四川女子朱倩(化名)食用蚕豆后,像平常一样给9个月的儿子乐乐喂奶。谁料,接下来的两天,乐乐出现了“酱油”尿、心慌发烧,呼吸困难、黄疸等症状,直到第三天,家人才带着乐乐前往妇幼保健院就医。专家一看就发现,原来乐乐竟得了“蚕豆病”。

妈妈吃蚕豆

孩子得“蚕豆病”?

这是个案还是具有普遍性

让我们一起来看记者的采访

小儿喝奶后出现“酱油尿”

上周二,眼看市场上蚕豆大量上市,朱倩便买了不少回家,将蚕豆烧菜吃。按照乐乐的习惯,到了傍晚时分,看见儿子饿了,小朱便给孩子喂奶。小朱告诉记者,“等到了晚上我带乐乐睡觉时,发现儿子脸色有点不对劲。”

小朱说,乐乐自打出生后肤色就很白,那天突然脸色很黄,整张脸有些吓人。第二天早晨,乐乐小便,小朱意外地发现,儿子的尿液颜色不对,竟呈现黑色,好似酱油一般。“我吓死了,赶紧把老公喊过来一起看,我们都觉得乐乐有些异常。”小朱说,除了尿不正常外,乐乐的反应也和平时不太一样,孩子满脸的烦躁不安,一摸额头,还有些发烧。

夜里,小朱不敢合眼,她发现,乐乐的呼吸有些加重,孩子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一副呼吸困难的样子。事发后第三天,她和丈夫商量了,孩子情况越来越严重,还是早日就医比较好。于是,第三天上午,夫妻二人抱着乐乐来到了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

体内缺种酶得了“蚕豆病”

看到男婴状况不乐观,妇幼儿科主任张坤明急忙为孩子做了全身检查。张主任介绍,当时男婴的每毫升血液中的红血球只有3克,出现了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张坤明询问孩子的母亲,喂奶前吃过什么食物。得知男婴母亲曾使用过一把蚕豆,再比照孩子的病情状况,张坤明判断,男婴患上了急性“蚕豆病”。

何为“蚕豆病”?张坤明向记者解释说,这种病的患者体内缺乏一种名为G6PD的酶,一旦食用了蚕豆后,无法消化蚕豆中的氧化剂。从而,蚕豆中的氧化剂对患者体内的红细胞进行溶解,这种病多发于幼儿。张坤明主任介绍,蚕豆病起病很急,大多在进食新鲜蚕豆后1—2天内发生溶血。

让不解的是,为何9个月大的乐乐体内会缺乏这种G6PD酶?张坤明认为,这有一定的近亲遗传性,这种人群多出现在广东、四川、福建等省。他分析,男婴的父母都是四川人,所以当母亲食用了一把蚕豆后,再给乐乐喂奶,就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发病。

随后,医生对乐乐进行了紧急治疗。为了防止孩子的肾功能衰竭,他们使用了激素等药物,同时还为患儿输入红细胞,防止血液中红细胞再被溶解。记者了解到,经过一周的住院治疗,乐乐已平安出院。孩子出院前,张坤明再三叮嘱,以后不能再吃蚕豆了。

蚕豆大量上市易发这种病

昨天,医院了解到,他们这些年都陆陆续续收治了一些蚕豆病的患儿,且多为男婴。妇幼儿科主任张坤明表示,蚕豆病多发于男婴或男童,主要是基因方面的因素。

从前两三年开始,妇幼儿科每到初夏季节,都会收治几例蚕豆病的患儿。张坤明介绍,这些孩子一般都在8岁以下,严重者若是拖延不治,可以诱发肾脏等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蚕豆病’是遗传病,全世界约2亿人患此病,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我国南方多见,尤其是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张坤明说。

说起蚕豆病发病原因,张坤明表示,体内缺乏G6PD这种酶是主要因素。记者获悉,缺乏G6PD酶的患者,食用了蚕豆,或是吸入蚕豆花的花粉,或是闻到了樟脑丸的气味,或是服用了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退热药后,都容易出现急性溶血,带来生命危险。原来,樟脑丸及一些食物中含有添加剂,对于体内缺乏G6PD酶的人而言,添加剂容易导致人体溶血,十分危险。

来源:扬州时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cd/11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