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的传统制法

白癜风是怎样发病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40225/4343529.html

由于现代灸法及各种热疗、理疗方式法名目繁多,技术先进,广大医家却忘掉了中国传统的效有专长的古代灸法:太乙神针及雷火神针制法和用法。“神”字在中国医药学领域中无非是安捷效著的代名词。这种灸法由于造价较高、制作麻烦、应用也比较繁琐,而渐渐被医界所遗弃,十分可惜。殊不知这种药艾条,由于它火力猛烈,药物穿透力强,能深达经络、分肉、骨骱,对某些沉疴痼冷、阴寒内积、坚结不化的顽绵之疾。诸如:寒咳久哮、泄泻清澈、虚寒胃痛、腹痛、痛经、痹痛、癥积内结(肝脾大、陈旧性宫外孕等)、痰凝阴疽(附骨疽等初期)具有一定的疗效。临症医家在运用其他灸法和热敷、热疗的同时,此种灸法不可缺少,应制作备用(尤其是太乙针)。“医贵多技”

徜遇上述顾疾,便多一种有效的外治法。为了继承和发杨国格,凡我辈老医,对于确有应用价值的一方、一药、一针、一灸都应做到发掘钩沉、恢复运用。故录之于下,以免失传。

1.配方

(1)太乙神针

①传统的配方:人参、千年健、钻地风、山羊血、枳壳、杜仲、皂角刺、麝香、乳香、没药、丁香、檀香、桂枝、雄黄、白芷、独活、细辛、穿山甲各等量,研极细粉备用。

②现代的配方:上方去前7味药,加硫黄(剂量加倍)研细粉,现用现配!前几味“不顶用”的药物,按承淡安氏所说:“宜乎内服,断非熏其气味,能得功效者,故去之。”倍用硫磺,为承氏经验,是取其极为燥烈的辛热逐寒溶凝之功。

(2)雷火神针

①传统的配方:沉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麝香。

②现代的配方:去沉香、茵陈,加川椒。不过其较太乙神针功力薄弱,现已少用。

2.制法

(1)铺艾:处理好铺艾,关系到灸条形态的粗细匀称和光圆。先用传统方法制成的优质桑皮纸(书画用品社有售)。取60cm×42cm大小面积,横铺于桌面上,将精制艾绒拍铺于纸上,用12号铅丝制成长约45cm的擀条,以棉线缠绕一端作柄,由中间向两边,用力均匀地挨排摔打(如厨师剁肉馅),边摔边观察,做到厚薄均匀,务令摊平,最后调整为:0.3~0.5cm厚的艾绒平铺面,如地毯状,以后按计划预留铺平的艾绒面积约25cm×45cm(竖径25cm,横径45cm,横径越宽,制成的灸条就越粗),再用木尺固定预计留下的艾绒面积,划去四周多余的艾绒,形成长方形的原始基料。

(2)筛药:将以上准备的药料,均匀而薄薄地筛在艾绒上,看不见艾绒为度,不必过厚。再将少量摩香,由上而下的艳撒西艾的右边(卷成后正置中心),现因本品价格昂费,一般已不用,或以少量樟脑代之。

(3)推擀:先将上、下、右三方多余的纸,按药艾的界线,向内折叠(左边不折),再用铅丝擀条作轴心,放在右边,慢慢起,用双手按在桌面上如擀面条,轻轻向前,反复推搓,使之成为圆柱状后,外面再裹儿层废纸作磨损之用,用湿布擦拭桌面防滑),然后再用搓板由轻到重地推擀数匝后,立即轻轻地抽去中轴的擀条,再正式用力反复推擀,以至坚实如木为度,越硬越坚越经久耐用。

(4)封固:除去外面破烂的防损纸,裹以洁白的封面纸,用胶糊封固,再涂以鸡蛋清数层,光亮如漆,既美观又防损。

(5)储藏:必须用镀锌白铁(刘师用银子制成,以示华贵)制成的藏针筒,密藏备用,以免药力外逸影响疗效。

3.用法

本灸法是取其灸条在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由药艾所产生的特殊热能而起到治疗作用,全过程由烈火灼热,到温和舒适,时间比较长,作用也比较持久。现在拟用胡维镜先生家传之法,比以前传统技法,有所改进,而方便实用。即以纱布四层,大如一尺对方的手帕(以前用红布),放在医者的左手掌心,再加上桑皮纸6~8层,将灸条的一端点燃后(不起火苗),对准掌心的皮纸上插入,左手飞快地反掌向下,迅速顺势地将纱布向下捋紧,换以右手紧握,将燃端点灸俞穴,随按随离,当针端火熄,热力减低,病人可以忍耐时方可紧按不离,如果病人呼烫,再行按离,终至由温和到不热为度,此为1轮。一般每穴灸1~2轮,不宜过多,否则有烫伤起泡之可能。

附:艾绒的制法:取老艾之叶,晒焦干后,先破碎(或放在碓窝中春之),然后再簸之、搓之、揉之、筛之,反复之则叶尘自去,艾绒即现。反复次数越多,其绒愈为精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zd/10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