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樟脑 >> 樟脑药品 >> 桂皮的作用

桂皮的作用

中文名桂皮性味归经味辛、甘,性温。归脾、胃、肝、肾经功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主治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腰膝酸冷,寒疝腹痛,寒湿痹痛,瘀滞痛经,血痢,肠风,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研末用水或酒调敷。相关论述《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树皮有时代桂皮作健胃、驱风药用。”相关配伍1、治胃痛、腹痛:天竺桂干树皮15-21g。煎服。2、治跌打损伤:天竺桂干根皮。研末,调水或酒敷患处。(1-2方出自《福建中草药》)药材性状1、天竺桂皮:树皮为筒状或不整齐的块片,大小不等,一般长30-60cm,厚2-4mm。外皮灰褐色,密生不明显的小皮孔或有灰白色花斑;内表面红棕色或灰红色,光滑,有不明显的细纵纹,指甲刻划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气清香而凉略似樟脑,味微甜辛。2、阴香:茎皮呈槽状或片状,厚约3mm。外表面棕灰色,粗糙,有圆形突起的皮孔和灰白色地衣斑块,有时外皮部分刮去而现凹下的皮孔痕;内表面棕色,平滑。质坚,断面内层呈裂片状。气香,味微甘、涩。3、川桂皮:不规则块片,厚1-3mm。外皮褐色或棕褐色,粗糙,皮孔呈点状或椭圆形突起,或有灰棕色花斑;内表面灰棕色或棕色。质硬,断面浅棕色或棕色。香气弱,微有樟脑气,味辛凉、微辣。植物种属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和川桂。形态特征1、天竺桂又名:山桂、月桂。常绿乔木,高10-15米,胸径30-35厘米。枝条细弱,圆柱形,极无毛,红色或红褐色,具香气。叶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者互生,卵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3.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中脉直贯叶端,在叶片上部有少数支脉,基生侧脉自叶基1-1.5厘米处斜向生出,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有时自叶基处生出一对稍为明显隆起的附加支脉,中脉及侧脉两面隆起,细脉在上面密集而呈明显的网结状但在下面呈细小的网孔;叶柄粗壮,腹凹背凸,红褐色,无毛。圆锥花序腋生,长3-4.5(10)厘米,总梗长1.5-3厘米,与长5-7毫米的花梗均无毛,末端为3-5花的聚伞花序。花长约4.5毫米。花被筒倒锥形,短小,长1.5毫米,花被裂片6,卵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锐尖,外面无毛,内面被柔毛。能育雄蕊9,内藏,花药长约1毫米,卵圆状椭圆形,先端钝,4室,第一、二轮花药药室内向,第三轮花药药室外向,花丝长约2毫米,被柔毛,第一、二轮花丝无腺体,第三轮花丝近中部有一对圆状肾形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子房卵珠形,长约1毫米,略被微柔毛,花柱稍长于子房,柱头盘状。果长圆形,长7毫米,宽达5毫米,无毛;果托浅杯状,顶部极开张,宽达5毫米,边缘极全缘或具浅圆齿,基部骤然收缩成细长的果梗。花期4-5月,果期7-9月。2、阴香,乔木,高达14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光滑,灰褐色至黑褐色,内皮红色,味似肉桂。枝条纤细,绿色或褐绿色,具纵向细条纹,无毛。叶互生或近对生,稀对生,卵圆形、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5-10.5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粉绿色,晦暗,两面无毛,具离基三出脉,中脉及侧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十分凸起,侧脉自叶基3-8毫米处生出,向叶端消失,横脉及细脉两面微隆起,多少呈网状;叶柄长0.5-1.2厘米,腹平背凸,近无毛。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比叶短,长(2)3-6厘米,少花,疏散,密被灰白微柔毛,最末分枝为3花的聚伞花序。花绿白色,长约5毫米;花梗纤细,长4-6毫米,被灰白微柔毛。花被内外两面密被灰白微柔毛,花被筒短小,倒锥形,长\约2毫米,花被裂片长圆状卵圆形,先端锐尖。能育雄蕊9,花丝全长及花药背面被微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2.5毫米,花丝稍长于花药,无腺体,花药长圆形,4室,室内向,第三轮雄蕊长2.7毫米,花丝稍长于花药,中部有一对近无柄的圆形腺体,花药长圆形,4室,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长三角形,长约1毫米,具柄,柄长约0.7毫米,被微柔毛。子房近球形,长约1.5毫米,略被微柔毛,花柱长2毫米,具棱角,略被微柔毛,柱头盘状。果卵球形,长约8毫米,宽5毫米;果托长4毫米,顶端宽3毫米,具齿裂,齿顶端截平。花期主要在秋、冬季,果期主要在冬末及春季。3、川桂,乔木,高25米,胸径30厘米。枝条圆柱形,干时深褐色或紫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卵圆形或卵圆状长圆形,长8.5-18厘米,宽3.2-5.3厘米,先端渐尖,尖头钝,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但有时为近圆形,革质,边缘软骨质而内卷,上面绿色,光亮,无毛,下面灰绿色,晦暗,幼时明显被白色丝毛但最后变无毛,离基三出脉,中脉与侧脉两面凸起,干时均呈淡黄色,侧脉自离叶基5-15毫米处生出,向上弧曲,至叶端渐消失,外侧有时具3-10条支脉但常无明显的支脉,支脉弧曲且与叶缘的肋连接,横脉弧曲状,多数,纤细,下面多少明显;叶柄长10-15毫米,腹面略具槽,无毛。圆锥花序腋生,长3-9厘米,单一或多数密集,少花,近总状或为2-5花的聚伞状,具梗,总梗纤细,长1.5-6厘米,与序轴均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花白色,长约6.5毫米;花梗丝状,长6-20毫米,被细微柔毛。花被内外两面被丝状微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5毫米,花被裂片卵圆形,先端锐尖,近等大,长4-5毫米,宽约1毫米。能育雄蕊9,花丝被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3毫米,花丝稍长于花药,花药卵圆状长圆形,先端钝,药室4,内向,第三轮雄蕊长约3.5毫米,花丝长约为花药的1.5倍,中部有一对肾形无柄的腺体,花药长圆形,药室4,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卵圆状心形,先端锐尖,长2.8毫米,具柄。子房卵球形,长近1毫米,花柱增粗,长3毫米,柱头宽大,头状。成熟果未见;果托顶端截平,边缘具极短裂片。花期4-5月,果期6月以后。分布区域1、天竺桂,生于常绿阔叶林中。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湾。2、阴香,生于疏林、密林或灌丛中,或溪边路旁等处,海拔-米(在云南境内海拔可高达2米)。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及福建。3、川桂,生于山谷、山坡林中。分布于陕西秦岭以南、江西、中南、四川、贵州。桂皮的功效与作用——调味品也有大功效   桂树的皮称桂皮,桂皮中按规格还有“桂板”、“桂通”、“挂碎”之分。雄皮是健胃、矫味、除臭、服凤的蔽物,有解热发汗、利尿、止叹的作用。同时,还是治逆止性失痛的良药,桂枝、桂叶、桂花及桂子,都是蒸制挂油的原料。桂油主要成分是肉挂醛和丁香脑等,也可供药用,主治晋迷、胎毒、凤湿、失痛、皮肤病等症。但主要作化学工业原料,制造香皂、香水、化妆品等。

做法与步骤

1

  营养提示

  桂皮含有挥发性桂皮油约1%-2%,油中含有80%以上的桂皮醛和1%醋酸桂皮醛,另外还含有赫液、揉酸及树脂等。主要功用为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气

  胀。还具有镇静、镇痛等作用。

2

  桂皮的功效与作用

  1.桂皮性热,味辛、甘,归肾、脾、膀胱经,具有降逆止呕、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健胃消食等功效,可用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痛等症的辅助治疗。

  2.桂皮中的膳食纤维、蛋白质、脂肪含量不高,但矿物质含量很高,如钙、磷、钾、铁等,适量食用可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3.桂皮中所含的苯丙烯酸类化合物,可以改善前列腺功能。

  4.另外,桂皮味香,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3

  食用小常识

  桂皮是肉类烹调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炖肉、烧鱼放上点桂皮,其味芬芳,味美适口。同时它也是加工五香面、调味粉、五香果仁、五香瓜子、煮蚕豆、煮茶鸡蛋等的调味品之一。

想知道更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yp/8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