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夏天家里常有的这10个东西,

?成为我们的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蓝字「菜妈和钱爸」→主页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设计:沈大栗|编辑:Nina|撰文:菜妈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一到夏天,娃的各种症状就凸显来了,一不想吃东西了,爷爷奶奶就会说「哎呀,积食了吧,快喝点凉茶吧」。

打个喷嚏了,爷爷奶奶就要说「赶紧喂点儿XX安,娃要生病了」。

秉承科学育儿的年轻父母们,多少都会据理力争一会儿,争不争得过那就看爷爷奶奶那天心情有多好了????

但是!无论如何,以下这10种东西,再争不过也不建议用了哦。

1、藿香正气水

至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藿香正气水可预防中暑、治疗感冒、腹泻等。

由于藿香正气水中含有约40~50%的酒精,并不适合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

此外,藿香正气水里含有的成分复杂,不少属于中药材,存在“尚不明确”的毒副反应。

例如,半生夏是被证实存在剧烈毒性的,厚朴由于存在肾毒性,也是被欧洲禁用的药物。

??总结:藿香正气水潜在的毒副反应明确,含有大量酒精以及和多种药物存在反应,至少在目前缺乏足够科学研究证据的前提下,不适合作为家中常备药物。

2、三伏贴

三伏贴基本方例主要有效的成分是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生姜等。通过对这些草药研磨成粉末,与姜汁或蜂蜜混合后敷于皮肤表面。

根据我国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通知,三伏贴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胃临床特点,中医辨证胃寒症的其他疾病」。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和频发,正巧给了「三伏贴」发光发热和大展拳脚的机会。

但是由于三伏贴需要通过皮肤吸收,才能产生治疗作用,而主要成分也大多是辛温发散、驱寒除湿类的药物,可能有些会对皮肤黏膜造成刺激。

比如,白芥子对皮肤黏膜刺激后发水泡。去年被曝光「92名儿童贴三伏贴后被灼伤」,正是因为下药「太猛」,加上部分孩子皮肤耐受程度不同导致的。

除了白芥子的皮肤刺激副作用外,细辛、甘遂和延胡索都存在已知的毒性或已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反应。

不过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这些皮肤刺激后的充血、水泡是三伏贴有效的佐证????

3、开裆裤

很早以前没有尿不湿(频繁尿湿裤子洗裤子的烦恼你懂),容易红屁股(频繁尿湿后不及时更换裤子和擦屁屁),加上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美观(全裸不好看),因此开裆裤应运而生。

时至今日纸尿裤的彻底普及,各种预防和治疗红屁股的药膏诞生(氧化锌软膏),让开裆裤的存在已经没有了意义,剩下的坚守也只是陈旧的观念。

开裆裤应该被扔掉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让宝宝们的私处没有了保护,被完全暴露在环境中,增加了感染性疾病和被蚊虫叮咬的风险,也不利于性别意识的建立。

如果觉得夏天热,电扇空调开起来就是啦??

4、凉茶

有不少家长天热了会给孩子喝几口凉茶来预防中暑,这么做最大的原因又是因为凉茶被赋予了很多神奇功效:

“开胃消滞,清热定惊。用于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大便不畅,小便短赤。”

大名鼎鼎的「七星茶」含薏苡仁、稻芽、山楂、淡竹叶、钩藤、蝉蜕、甘草以及蔗糖如此之多的原料。

对于婴幼儿来说,那么多平时从未吃过的食材,会大大增加过敏风险。此外,至于这些成分中的药材,更是存在尚不明确的毒性和毒副反应。

而且很多凉茶都含有大量的蔗糖,不适合1岁内婴儿。

对于1岁内的婴幼儿来说,天再热也不需要喝这种凉茶,好好喝奶,偶尔喝几口凉白开就行了。

5、爽身粉

作为曾经的夏天标配产品,爽身粉还真红极一时。

不过其实爽身粉存在堵塞毛孔的风险,尤其是出汗后,很容易和汗液一起形成团块,进一步增加堵塞毛孔的风险。

加上在使用爽身粉的过程中,宝宝很容易吸入爽身粉,相信没人希望把这玩意儿吸进去吧…

预防痱子,最重要的还是减少出汗。

该开空调就开空调,出汗后及时洗澡,擦干身体褶皱较多的部位,室内可以选择一些电扇通风,这些才是靠谱的方法。

6、清火宝

清火宝有着和凉茶类似的原料成分,有些产品甚至增加了夸大的产品功效,比如:调节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如果稍仔细些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清火宝类型的产品,都属于「固体饮料」。

而配料第一位必然是:白砂糖???♀?

仅凭这一点,就绝不该出现在1岁内宝宝的日常饮食中哦。

至于那些玄幻的功效,这真的应该让有关部门管管

7、风油精

风油精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脑、冬青油、樟脑、丁香酚、桉油、水杨酸甲酯等,有一定的清凉、止痒等作用。

但是樟脑、薄荷脑对神经系统会产生影响,不适合婴幼儿、孕妇、乳母使用,尤其是2岁以下的孩子。

所以上个世纪的风油精,在今天看来,真的不是神药啦!

8、无比滴

无比滴号称「一滴止痒」,日本的成人版主要成分有:盐酸苯海拉明、樟脑、薄荷醇。

樟脑和薄荷醇是明确不建议宝宝使用,有神经毒性。

至于苯海拉明是经典的抗组胺药,一般会用来治疗各种过敏症状,但效果还是因人而异。而且在美国,明确被禁止用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

就连在生产无比滴的日本,无比滴也是被归类在药品类,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

所以,成人版的无比滴不要给孩子用,儿童版的也不适合2岁内的孩子。

9、婴儿脖圈

婴儿脖圈算是一种中国特色的产品,由于小婴儿双手及腋下很难固定传统泳圈,因此有商家推出了这种固定在颈部的泳圈。

头的直径大于泳圈的直径,让孩子的头会始终高出水面。

不过这种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让婴儿的颈部承受非常大的力量,并且很多时候由于婴儿的不配合或操作不规范,婴儿颈部的受力会加大,给婴儿造成潜在的伤害。

另外,脖圈大部分都是PVC塑料材质,可能造成孩子皮肤过敏。

婴儿游泳本身是一种非常适合的运动锻炼(不要抱有太大的神奇的期待),但是更为推荐的是亲子游泳,而且其实1岁内的孩子没必要学习也学不会。

1岁后如果要游(wan)泳(shui)更建议爸爸妈妈带着婴儿,托住宝宝的身体(放电倒是很好的~)。

单次游泳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过15-20分钟哦。选择腋下的泳圈可能更适合哦~

10、洞洞鞋

本身是大人们的洞洞鞋也被成了小宝宝们的网红鞋,但是洞洞鞋实在太不安全了!

细数洞洞鞋的缺点,真的不少:

●洞洞鞋仅依靠脚后跟的一根或一圈又软又有弹性的橡胶,很难服帖地走路,还有不少洞洞鞋是不包跟的。这就意味着当宝宝们想要跑步或其他运动时,洞洞鞋会让孩子们摔倒的风险激增。

●洞洞鞋太过柔软,支撑性不佳,并不是宝宝们适合的鞋子类型。

●同样因为洞洞鞋太过柔软,增加了被卡住的风险,比如自动扶梯。

不安全的洞洞鞋,还是在夏季扔了吧。

被电梯间隙卡住的洞洞鞋,不小心就会让宝宝脚受伤~

这些东西在你家都有吗?为了宝宝安全,快清理清理都一起扔掉吧~

菜妈给你准备好了总结笔记,把图片保存在手机里,回家后一个个检查看看吧~也可以发到家庭群里面去,让家里人都知道哟!??

你家还有什么一定要扔掉的东西?记得「留言区」来跟菜妈讨论一下呀。

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yf/9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