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保质期,茶叶还能喝吗

语·饮|本文约2k字,阅读全文需要6分钟

绿茶、黄茶包装上,印刷的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

红茶、乌龙茶包装上,印刷的保质期为2年或3年;

黑茶、普洱茶、白茶的包装上,基本上都印刷着类似“保质期:在适当的条件下可长期保存”的字样。

什么是“过期”?

市场流通的商品茶一定会在包装上写明“生产日期”与“保质期”,部分茶还会注明“原料日期”,那么什么是我们定义的“过期”呢?

根据现行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为GB-。关于生产日期,文件中有如下描述:

2.4生产日期(制造日期)

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装或灌装日期,即将食品装入(灌入)包装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

因此,“过期时间”=“生产日期”+“保质期时长”

提问

时间

年采摘制作成的黑茶,陈放到进行压饼包装,包装上写着“原料时间:年;生产日期:年;保质期:3年”,那么一般认为该茶什么时候“过期”?

A.年

B.年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过期=变质=不能喝?

在这个连等号中,“变质=不能喝”是一定成立的,但是“过期”却不一定等于不能喝。在这一环节,我们要弄明白三个问题——1.茶叶变质的因素

2.茶叶变质的表现

3.变质与过期的关系

茶叶变质的因素

商品茶叶在流通中对其品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线和氧气等。一、湿度的影响

商品茶(包装茶叶)是干燥食品,其含水率在5%左右最适宜,包装茶叶在流通中随着吸水份的增多,茶的变质程度就愈大。湿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抑制茶叶本身成分氧化的效果上,以及干叶的质地(由硬变软),更因其容易引起霉变对茶叶产生较大影响。

二、光线的影响在茶叶装在透明的塑料袋内放在阳光下,就会产生变色,并生成一种在品饮时让人感觉不快的异味(所谓的日光臭)。

三、氧的影响

氧是导致以维生素为主的茶叶褐变和成分自动氧化的主要因素。

茶叶变质的表现

●明显变色

茶叶久存之后颜色变深是正常的,比如白茶经过五年左右的存放,颜色会从杏黄到深黄到红褐,但茶汤这一直都是通透明亮的。但需注意,如果茶汤不仅变深,还变得暗褐浑浊,丝毫没有透亮的感觉,这样的茶很有可能是变质了。同时如果干叶出现异常变色,也要提高警惕,注意是否变质了。

●出现异味

茶有很强的吸附性,如果跟有异味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放进冰箱之前没有密封好,很容易串味。如果闻到茶叶有明显的樟脑丸味、油腥味,这样的茶最好还是不要喝了。

●变软、霉变

正常的茶叶摸起来是干脆的,容易折断。如果茶叶捏起来发软,感觉湿湿的,或闻起来有霉味,那么这个茶叶肯定是变质无疑了,不能再饮用了。

变质与过期的关系

过期与变质的关系不是绝对的,不论是为了最佳的品饮效果,还是为了健康考虑,在保质期内喝完是最好的。但茶叶的品质关键还是看保存,保存茶叶要注意干燥、密封、避光、阴凉,保存不好的茶没过保质期也可能变质,保存得好的茶即使过期了也还能喝。

东赢玉露甘清香,

椤伽紫茸南方良。

茶经昔读今茶史,

欲唤无涯让故乡。

近现代·赵朴初

中国—茶的故乡

茶月语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yf/93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