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千年古香樟(许华森摄)
近日,德化县美湖镇小湖村,千年香樟保护与复壮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村民拍手称赞。
古樟高28米,胸围17米,冠幅东西34米、南北40米。当地《小尤乡刘氏族谱》载:“村中大樟树,唐时即已有之。”可见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每年春天,小湖村村民都在树下举办祭樟王祈福活动。这棵千年樟树,不仅是村民眼中的神树,还名声在外,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古树名木、福建省十大树王和中国最美古树等。
往年村民在大樟树下开展祈福民俗活动。
年3月初,有村民发现大樟树老叶落尽,长出的新叶较往年细小、稀疏,还有部分枝梢枯黄的现象,便向镇政府反映。镇长黄永怀不敢大意,立即向上汇报。
县林业部门高度重视,组织林业专家前来“体检”。“体检”报告出来了:古树主干与溪流直线距离不到两米,地下水位较高,部分根系直入水体;主干和主干根大面积中空,树干表面也存在多个中空的洞口,洞中积水严重;主干中空,干枯的枝干较多,树冠的营养供给出现问题。
疑问随之而来。多年来大樟树都长得好好的,为什么最近出现了问题?
县林业局派人实地走访调查。原来,年发现面向溪流方向的主干有个巨大的树洞,为不影响树体美观,当地对树洞进行封堵,并在树基上回填了近2米高的种植土,还在主干附近采用条石、卵石铺装地面。此举客观上造成客土对根系产生压迫,土壤板结,形成潮湿不透气的环境,加速了主干根系的中空腐烂。
怎么使大樟树恢复往日的生机?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德化林业局形成诊疗方案,制定了生境恢复、树体支撑、根系复壮、土壤改良、树洞处理、树洞排水、病虫防治等八大措施。其中,恢复到年前古树的生长环境是重点。具体措施为:去除铺装在主干附近的条石、卵石、客土;在树冠5米外设置防护栏,防止人为踩踏;挖高复壮沟,并设置透气层和渗水井;拆除填封物,让树洞重见天日。
施工人员抠去古树腐蚀的树皮(许华森摄)
施工人员抠去古树腐蚀的树皮(许华森摄)
施工人员抠去古树腐蚀的树皮(许华森摄)
德化县林业局邀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和省市专家进行方案评审。专家组给出了较高评价,认为该方案措施科学合理,能使古树得到有效保护和复壮。
古樟保护与复壮工程得请有资质的单位来施工,但需要近万元。资金从哪里来?
年12月20日,德化县政府为此召开协调会。会议决定,美湖镇筹集10万元,有关部门向上争取资金补助,不足部分由县财政核拨。
今年3月初,美湖镇村民看到一群外地人来到大樟树下。他们是广州古树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的古树保护与复壮专业技术人员。一场围绕着大樟树的护理手术正式拉开。
工人在锯除枯枝腐干(连江水摄)
工人在锯除枯枝腐干(连江水摄)
守护千年古香樟(许华森摄)
何世庆既是技术员,也是现场负责人。4月10日,他介绍,目前已完成条石、卵石和树上腐皮枯枝的清除,下阶段将对主干的树洞进行科学处置,还将在树冠上安装AI自动弥雾系统。“从一个多月的监测数据看,大樟树长势还是可以的,重新焕发生机指日可待。”
据了解,该工程工期为50天。其间,村民不时地到大樟树下张望。看来,不用等到盛夏,大樟树保护复壮工程就将结束,人们期待着千年古樟再现雄姿。(连江水许华森文/图)
来源:福建日报瓷都德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