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酚双氢可待因对癌痛镇痛作用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剂对中度癌痛的镇痛效果。方法:例患者,疼痛时顿服氨酚双氢可待因2片并记录其止痛效果和时间。结果:完全缓解例占49.0%,总有效率例占91.7%,(P0.01)。结论:作为梯级的中度癌痛止痛,氨酚双氢可待因为一种较好的止痛药,而且起效较迅速、不良反应很小、用药简便。关键词氨酚双氢可待因;癌性疼痛;镇痛我们应用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剂对中度癌痛的镇痛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从年12月~年12月我们共选择了例患者,年龄在17~83岁,中位年龄56.3岁,男:女=:75。其中鼻咽癌骨转移局部疼痛36例,鼻咽癌鼻咽腔坏死引起头痛18例,鼻咽癌放射性粘膜损伤咽痛56例,食管癌肿瘤侵犯浆膜引起胸痛77例,宫颈癌压迫骶丛神经腰骶痛19例。对于轻度疼痛,重度癌痛或已经使用三级止痛药物如度冷丁、吗啡类药物或极度恶液质,或肝肾功能中度以上异常,或心肺伴有其他严重疾患的病例不选入本组。2用药方法所有患者在疼痛时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2片(含双氢可待因10mg/片和对乙酰氨基酚mg/片)。3观察指标痛疼强度由患者自行判断,用0~1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NPTS)记录:0~1表示无疼痛,2~4为轻度疼痛,5~7为中度疼痛,8~10为重度疼痛。镇痛效果分为5度:0度未缓解,1度轻度缓解(疼痛缓解约1/4),2度中度缓解(疼痛缓解约2/4),3度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约3/4),4度完全缓解(疼痛消失)。记录时间:分别于服药后20,30,40,50min及1,2,3,4,5h疼痛强度。4统计处理方法患者自身配对,定量资料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χ2检验。结果1镇痛疗效完全缓解例(49.0%),总有效率例(91.7%),(P0.01),见表1表1氨酚双氢可待因镇痛疗效2镇痛时效大多数的患者于服药后20~30min起效,40min左右可达到最大镇痛效果,持续3~4h后疼痛开始回升(P0.01),于服药后5~8h疼痛恢复到原来的程度,但个别病例于服药后24h内不再需要重复用药,显示有较大的个体差异。3不良反应上述例患者服用氨酚双氢可待因后,12例有轻微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作呕(P0.01),无便秘、腹痛、腹泻症状。服药后因疼痛减轻或消失患者血压、脉搏有所下降,应属正常现象。其中76例疼痛原因消除后停药(最长服用3周),未发现有成瘾现象,未发现有过敏病例。讨论氨酚双氢可待因为双氢可待因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复合制剂,双氢可待因口服后可转换为双氢吗啡,镇痛作用类同吗啡,但作用缓和不易成瘾。对乙酰氨基酚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的合成。两种药物的作用机理不同,疗效叠加。从本组患者来看对放射引起的粘膜损伤、白膜形成的病例疗效较好,而对于肿瘤浸润压迫引起的疼痛疗效稍差,但作为梯级的中度癌痛止痛。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止痛药,而且起效较迅速,不良反应小,用药简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gx/58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