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过后,中美ldquo脱钩rdq

在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前,来自不同地域、相互隔绝的人类文明间,不能说没有交流。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的奢侈品就经丝绸之路,跨越亚欧大陆来到罗马。之后近千年,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唯一通道,长江-黄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沿岸等古文明发源地被连接起来。

然而,漫长的丝绸之路上总有战乱和动荡,东西方贸易不时中断。15世纪,奥斯曼帝国成为东地中海霸主,欧洲人开辟新航线的欲望更加强烈。“地理大发现”降临,大航海时代的远洋探险家们发现了美洲大陆。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已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真正的全球贸易才出现。

事实上,两场世界大战都是老牌殖民帝国和新兴殖民帝国之间的利益冲突。18世纪末爆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国。强大的国力刺激英国进一步殖民扩张,逐渐打造了“日不落帝国”。殖民地有两大作用:原材料廉价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印度的棉花、澳大利亚的羊毛、南非的矿石和加拿大的木材等从殖民地生产、掠夺而来的工业原材料,以几乎为零的成本源源不断地涌入英国工厂,产出的工业品返销至各个殖民地,英国庞大的工业体系由此得以维系、发展。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贸易总量年增长率超过3%,全球化似乎不再遥远。全盛时期,英国占据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土地、人口,靠吸血一般的掠夺换来英国的繁荣。由于市场过于庞大,英国常常通过操纵殖民地市场的关税,轻而易举地干预国际局势。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年,日本明治维新;年,德国统一。上述国家纷纷为走向全面工业化扫平了障碍。只有获得廉价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工业化才有可能。然而,英国的殖民地几乎不允许他国商品流通,即便是购买原料也不见得便宜。因此,美国、德国、日本等新兴工业国,纷纷积极寻找“日不落帝国”之外的殖民地。在“门罗主义”指导下,美国将拉丁美洲纳入势力范围。日本和德国就没那么幸运了。“铁血宰相”匹斯麦曾在帝国议会中提到:

“由于耕地的限制,一个国家的农业水平只能提高到一定程度。工业则取决于销售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因此德国若要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必须提升工业出口值。”

年,德国40%的矿石需要进口,出口额占到GDP的17.5%。随着国内市场的基本饱和,德国的发展愈加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保障海外资源供应安全。然而,彼时的世界已经被欧洲列强瓜分完毕,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也已被列强肢解。无他,只剩下与英、法开战一条路。一战爆发后,英国仗着殖民地广阔,立刻对德国发起贸易封锁,德国经济迅速崩溃。在战场上没有明显弱势的德国被迫投降。这场所有参战国认为3个月就能结束的战争却打了整整四年,成为截至当时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

年席卷全球的大流感也为全球化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北极的因纽特人和大洋洲岛国的原始部落均未幸免。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严格的旅行、贸易限制措施,加强检验检疫。正因如此,年1月,澳大利亚成为最晚爆发疫情的主要地区。截至年,大流感感染者多达5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30%),全球死亡万~1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5~5%。

日本则稍显滞后。一战以前,日本是英国在东亚的打手,目的是牵制沙俄。明治维新后,日本向西方学习,军事势力倍增,逐渐走上帝国主义扩张道路。年10月12日,朝鲜王朝的第26代国王李熙(朝鲜高宗)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疆域与朝鲜王朝相同。年,在日本的支持下,大韩帝国总理大臣李完用逼迫李熙退位,并于年代表大韩帝国在《日韩合并条约》上签字。同年8月29日,《条约》生效,大韩帝国灭亡,朝鲜半岛正式沦为日本殖民地。乙未战争胜利后,日本侵略者终于在年控制台湾全境。在鸦片专卖制度大获成功后,日本又推行烟、酒、樟脑、食盐专卖制度,借机盘剥百姓。强迫台湾人开垦荒地,大量种植稻米、甘蔗、水果,并发展食品加工业,赚取大量外汇的同时,为日本国内尤其是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和维生素。大量日资企业在岛内疯狂掠夺金属矿产等自然资源,为日本军工业提供了廉价的原材料。在毒品贸易方面,日本延长产业链,向大陆大肆出口台湾制造的精加工的海洛因。由于日本的工业化水平不高,压迫、剥削东亚各地尚能满足国内工业需求。日本并没有对抗英国世界秩序的迫切需要。一战是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天赐良机”。欧洲列强无暇顾及亚洲,日本不仅顺势占领了欧洲在南洋、中国的市场,日本商品出口大增,还从欧洲获得大量军火订单。一战后的日本一跃成为了一等工业国。一战结束后,资本主义进入罕有的“黄金时期”,经济继续繁荣了十多年便陷入了资本主义大萧条,美国1/3的银行一年内破产,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年,为保护本国经济、就业,美国国会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进口关税。此举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之间引爆关税大战,国际贸易状况严重恶化,全球贸易总量减少2/3。资金紧缺的美国被迫从他国撤走资金以还债,进一步导致欧洲各国的经济崩溃,特别是严重依赖美国投资的德国。年,美国失业人口万,德国万,英国万。年,全球经济崩溃至低谷。面对危机,英国联合各英属殖民地,建立了“帝国特惠制”:提高英帝国外其他国家的关税,保证英国市场的活力。因此,英国在世界经济总体下行的大环境下,外贸依然保持着2%以上的增长。

然而,英、法、美在大萧条中损失惨重,人民普遍贫困,与其关心世界局势,反而更关心救济金。例如,年,英国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gn/6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