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了8个月,孩子变白痴,元凶竟然是它!”这几天,朋友圈里的很多爸爸妈妈都在转发这篇标题有点吓人的文章,文中说的“元凶”就是家里面很常见的樟脑丸。
这消息是真的吗?樟脑丸真有这么大的毒性?市面上销售的樟脑丸主要有哪些成分?孩子碰到是否会有危害?
医院儿科专家给出了答案,樟脑丸内确实含有低毒成分,医院也接诊过因樟脑丸引发疾病的孩子,但这些孩子多数都有基础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樟脑丸不会对人体产生多大危害,不过还是建议家长尽量避免把它用在幼儿衣物上。
体内缺少一种酶,遇樟脑丸才会导致重症根据网上传播的消息,那个孩子刚出生时很活泼,五六个月后,越养越不对劲,经常神情呆滞,面色也比其他宝宝黄,对爸妈的呼唤很迟钝。
医生检查时,闻到了孩子身上有一股樟脑丸的味道。孩子母亲说,家里的虫蚁多,衣服容易发霉,全家人的衣柜都常年用樟脑丸。最终孩子被诊断为急性溶血,并存在智力障碍的情况,初步确认是长期穿着带着樟脑丸气味的衣服所致。
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文中医生分析,不少合成樟脑丸及防霉片都含有PDCB(对二氯苯)、萘等物质。正常成人体内红细胞中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此酶很快地与具有挥发性的萘酚结合,形成无毒物质,随小便排出体外,所以对成人的身体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但对小宝宝来说,他们体内容易缺乏这种酶或酶的活力还不成熟,萘酚就非常容易破坏红细胞,导致急性溶血,可出现重度黄疸等症状,会危及生命或留下智力落后、运动和听觉障碍等后遗症。
昨天,医院小儿内科副主任卢洪萍对这一说法表示了部分认同,樟脑丸确实会导致一些孩子出现急性溶血,“医院也接诊过因樟脑丸引发疾病的孩子,但这些孩子都有基础性疾病。”
卢洪萍说,大多数人因樟脑丸产生的不适都是轻度的,比如呼吸道刺激,像网络上传的这种情况比较少,而且也要一定前提才能发生。
尽量避免将樟脑丸用于儿童衣物昨天,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市面上用于衣物防蛀防霉的产品很多,但多数商品包装上都注明对二氯苯含量为99%或99.5%,不含萘。
记者了解到,早在年,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卫生部就出台了《关于停止生产和销售萘丸提倡使用樟脑制品的通知》,所以现在市场上恐怕找不到含“萘”樟脑丸了。
对于对二氯苯的特性,卢洪萍解释,该成分因含有苯,主要对人的皮肤、眼睛、呼吸道有化学刺激,对神经系统也有影响。“但只要量不大,危害也不大,过量使用,就可能产生胸闷、反应迟钝的情况。”
使用樟脑丸后不适来就诊的病人,表现多为头晕、拉肚子等反应。如果这种反应是临时性的,问题就不大,如果持续好几天,医院做相关检测和治疗。
所以生活中使用樟脑丸时,卢洪萍建议,尽量不要把樟脑丸用于幼儿衣物,如果用了,要让孩子脱离环境,多通风,把带有樟脑丸的衣物洗干净。
台州日报记者章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