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苯尼考作为第三代动物专用的酰胺醇类抗菌药,除了大名鼎鼎小名也不少:氟甲砜霉素,一看就是从甲砜霉素进化而来;当然了,小名不止一个,氟洛芬尼和氟洛芬尽管很少有人听说过,不过这也不影响成为它的小名。因其良好治疗用途,其在兽医治疗临床使用的比较广。
研究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在古代但凡是个名人墨客都少不了有个字号。更何况氟苯尼考一个蜚声海内外的“名药”呢?因其只用于动物而不用于人类,除了基层治疗兽医和畜禽养殖者能接触到以外,其他人还真不是太了解它。它抗菌谱比较广,体内抗菌活性比较好,并分布比较广,对很多全身感染性疾病效果好。
药物特点1、抗菌谱广,对敏感菌所致的畜禽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2、抗菌活性强,体内外试验表明其抗菌活性明显高于氯霉素及甲砜霉素。
3、作用效果快,维持时间长。肌注1小时血液中可达治疗浓度,一次用药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20小时以上。
4、体内分布广,能透过血脑屏障,对动物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非其它抗菌药能比。
5、安全有效,克服了氯霉素及甲砜霉素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不会对动物和食物造成危害。
作用特点氟苯尼考是一个脂溶性很高的药物,口服不仅易吸收且生物利用度很高。其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与,注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非常接近。
它的这种少有的高脂溶性特点,也使得进入体内到血液、在流经气管、支气管、气囊和肺等动物呼吸器官和组织时,氟苯尼考可轻易、迅速穿透血管壁、扩散和渗透进这些部位的组织及器官中,从而起到很好的用药治疗效果。
这些与细菌接触的氟苯尼考可弥散进入细菌细胞内,以细菌核糖体为作用对象,抑制转肽酶、使肽酶的增长受阻,抑制了肽链的形成,从而阻止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造成细菌死亡而达到广谱抗菌目的。
氟苯尼考的抗菌谱与抗菌活性,都要优于第二代酰胺醇类抗菌药——甲砜霉素。它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支原体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内服和肌内注射吸收迅速,分布广泛,半衰期较长,体内血药浓度高,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
兽药市场氟苯尼考类产品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但并不是说是个氟苯尼考产品,效果都如说的那么好。因为氟苯尼考本身难溶于水,选水溶性不好的氟苯尼考产品使用,其在食物中的溶出度很低,导致生物利用率也很低。溶解度这样差的氟苯尼考产品,就是把它说再好也很难充分发挥其药效。
当前,国内有研发实力的各个兽药制剂生产厂家,提高氟苯尼考水溶性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产品配方中普遍添加助溶剂,不但溶解度提高不是太大,而且助溶剂的副作用比较大;微粉化、环糊精包合法、固体分散体法、超微粉碎法、研磨法等,这些制剂技术方法,对氟苯尼考的产品水溶性,提高幅度很有限。
因此,助溶效果普遍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产品溶解速度慢、溶出度小、难以满足加药器使用和规模养殖场的浓配使用需求。而现在兽药市场上,刚新出现一种超分子包合技术的氟苯尼考产品,其产品在自来水中的水溶性好,在食物中溶出迅速且溶液澄清度高,有养户反映临床用于治疗呼吸道病效果好。
临床应用猪:用于防治猪的气喘病、传染性胸膜性肺炎、萎缩性鼻炎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以及大肠杆菌等引起仔猪黄白痢、肠炎、血痢等疾病。
鸡:用于防治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引起的雏鸡白痢、顽固性腹泄,黄白绿便,以及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鸭:用于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细菌性疾病。
配伍使用氟苯尼考与新霉素、庆大霉素、安普霉素、大观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硫酸粘杆菌素等配伍作用协同,疗效增强。
氟苯尼考在临床治疗时与氨苄西林、头孢喹肟、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甲喹等配伍拮抗,疗效会降低。
氟苯尼考与单卡那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一起配伍使用,则会显著增加处方的毒副作用。因此,幼畜禽临床使用须谨慎。
食品安全氟苯尼考为动物专用药,在国内外均允许在食品动物养殖中根据动物疾病治疗需要科学、合理和规范使用。尤其是可以通过联合、协同处方给药,以降低或减缓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并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减少单种药物的给药剂量。
比如说,为治疗动物细菌及支原体性的呼吸道病,把氟苯尼考产品用于猪口服给药,需要执行20天的停药期;把氟苯尼考产品给鸡口服,需要执行5天的停药期;把氟苯尼考产品给鱼口服,需要执行度日的停药期。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大幅高于推荐剂量,则可能会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使用说明制剂使用说明书样稿说明:转帖请注明出处。谢谢!
李匡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