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8022.html
几天前,位于西湖文化广场西北角的大楼里,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杭州出版社会议室进行。
说它特殊,是因为捐赠人7个月前已经去世了。
这是一场“迟到”了的遗愿执行。
捐赠人陈玲娟,出生于年5月15日,今年3月28日在杭州逝世,享年岁。为了完成这位世纪老人的遗愿,10月27日,贵阳市林业局鹿冲关森林公园一行数人特地从贵州来到杭州,接受捐赠。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徐吉军、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陈谊、知名文史学家顾志兴、杭州出版社副总编郎震邦、浙江文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杨绍斌等学者专家,赶来见证这场捐赠仪式。
“我母亲生前就希望将自己收藏的一批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西迁史的相关资料捐去贵州。原本她定在了年初三八妇女节,想挑个有意义的日子,因此在早已准备好的捐赠史料上,亲笔填写的日期都是3月8日。无奈遇到疫情,20天后,很可惜,她带着这个遗憾离世了。作为她的儿子,无论如何,都要帮助母亲完成这个心愿。”陈玲娟的儿子、遗愿执行人赵一新说。
陈玲娟早年读书照
是什么样的史料,会成为杭州老人陈玲娟最后的牵挂?又为什么心心念念一定要捐往贵州呢?一位老人的遗愿执行,为何牵动杭州、贵阳两座城市的学者、专家共同见证?
年,《四库全书》紧急转移
这一切,得从83年前烽火下的文澜阁《四库全书》西迁说起。
年,战事逼近杭州。
时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的陈训慈,为保护“镇馆之宝”文澜阁《四库全书》,一面动员全馆人员赶制木箱,准备装箱转移;一面积极筹措运费。他专程找浙大校长竺可桢商议,两人除共同向教育部力争之外,紧急利用浙大迁校的卡车,分批装运箱库书,最终在杭州沦陷(年12月)之前,将库书搬出杭州。
从此,文澜阁《四库全书》开启了长达9年的西迁,全程横跨五省,行程多公里,历经艰难险阻,上百箱书籍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中外文献史上都罕见的文化长征。在陈训慈的《运书日记》里,记录着这段颠沛流离的历史。
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西迁线路(年8月-年7月):
富阳渔山-桐庐中转站:七里垅、俞赵-建德北乡松源坞-龙泉-福建浦城-浙江江山城隍庙-江西-湖南长沙-贵州贵阳张家祠堂-贵阳地母洞-四川重庆青木关。
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西迁线路图
但是,有一个地方,位于贵阳的地母洞,一直被忽略了。直到4年前,一批档案惊现贵州省图书馆,一时学界轰动。年,文澜阁本秘藏于贵阳地母洞,一藏就是5年零8个月。这段不为人知的文澜阁《四库全书》曾密藏贵阳地母洞历史,重新浮出水面。
当时她经常跑去图书馆做志愿者
地母洞在哪里呢?它是今天的贵阳市鹿冲关森林公园里的一个天然溶洞。森林公园年由贵州省林业厅批准组建,年正式开园,并免费向市民开放。
贵阳市鹿冲关森林公园正在打造一个专门讲述文澜阁《四库全书》西迁密藏贵阳这段历史的陈列馆,即“浴火文澜:战时书库陈列馆”。年12月23日,贵阳市林业局和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发出公告,向全社会征集抗战时期文澜阁《四库全书》西迁贵阳地母洞的馆藏实物和史料。
躺在病床上的杭州老人陈玲娟从儿子赵一新这里,得知此事。陈玲娟不是别人,正是83年前发起护书西迁运动的陈训慈的胞妹。陈训慈是陈玲娟的四哥。
陈训慈先生像及所著《运书日记》书影
21岁那年,老家在宁波慈溪的陈玲娟,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院),师从林风眠。当时的杭州艺专,和孤山上的省立图书馆(今浙江图书馆古籍馆)相隔不远。因为四哥的关系,她常跑去图书馆做志愿者。
25岁,陈玲娟又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毕业后,她先后在重庆市中、成都艺专(四川美院前身)、上海市北中学等地艺校、中学任美术老师。年,她应徐悲鸿之邀,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院前身)任教,成为一辈子的美术教育家、画家,也是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四川美院最长寿校友。
她是《四库全书》抗战西迁护书行动
最后离世的亲历者
即便在晚年,陈玲娟依然记得当年西湖孤山脚下抢运文澜阁《四库全书》的经历。
年抗日战争爆发,7月至8月初,是陈玲娟在杭州艺专读书的最后两个月。为了帮助四哥,她加入了浙图志愿者队伍,开始紧张的点书装箱行动。
长途运输,书箱如何防潮和防蛀,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陈训慈为此很头疼。学美术的陈玲娟替四哥想了个办法,她去艺专找来一批油画布,又去街上购买了不少樟脑丸和棉纱布,并缝制成一个个小布袋装入樟脑丸。装箱时先把油画布垫箱底,书装满后再在箱内四周放上散发樟脑味的小布袋。
经过浙图人员的日夜奋战,最终将94个书橱中的库书和其他善本册搬出装进个书箱。其中库书箱、善本88箱。
也就是说,岁去世的陈玲娟是抗战期间参与抢运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最后离世的亲历者。
年,陈玲娟与四哥陈训慈在杭州合影
赵一新说:“我的舅舅陈训慈,在世的时候,和我母亲两人,常常在我们面前提及库书西迁的往事。母亲临去世,依然对当年的经历记忆犹新。我的舅舅和母亲,兄妹俩一直有这样的愿望:绝不能让80多年前的护书行动在历史中湮没,尽可能寻找保护好西迁沿线每一个藏书或途经地,尽可能找到护书人的后代,尽可能收集到当年的实物和图片等,充实丰富西迁史料。”
于是,就有了开头这一幕,一场“迟到”了的遗愿执行。
捐赠仪式上,赵一新代表母亲陈玲娟向贵阳市林业局鹿冲关森林公园捐赠了部分历史照片、大公报史料、《陈训慈传》等史料。
在贵阳市林业局党委副书记廖勇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捐赠,“82年前的年,文澜库书经过多公里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我们贵阳,先后在贵州省图书馆、张家祠堂、地母洞秘密保藏近7年。其中,坐落于鹿冲关森林公园内的地母洞,是文澜库书在贵阳保藏时间最长的地点。83年前,陈玲娟帮助兄长陈训慈一起参与文澜库书西迁的护书工作。正是像她这样无数仁人志士的奉献,才使得文澜库书能保存到今天。文澜库书西迁是中外图书文献史上罕见的传奇故事,我们希望通过相关文史资料的展陈,把这个故事生动展现,让世人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记者潘卓盈
·“好忙啊!薇娅李佳琦,我比他俩还忙!”尾款人今天花钱又熬夜!天猫双11第一波,分钟个品牌成交额超1亿·千年前的唐朝护身符,存世不足30件!今天杭州有企业家一口气捐了4样宝贝,太珍贵!·没到预产期,杭州二胎妈妈一大早肚子痛!医院,就在门诊直接生了……·招聘17人,收到近千份简历,而且大多都是研究生!这个职业在杭州,为什么成了“香饽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