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冒力的医学小讲堂
皮肤病学基础
我猜你可能得过水痘,或者皮疹,或者过敏,或者皮炎,或者痱子,你说都没有?那你一定长过青春痘吧?还是没有?那现在请用力的拍一下自己的肚子,你看,一个红手印——这样也勉强能算皮肤病了。所以说皮肤病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虽算不上危险但非常影响生活质量和外貌美观,且基于皮肤病学还延伸出了皮肤美容等其他学科,因此这不仅仅是一门以治病为目的的学科。皮肤病的病因复杂,既可以是原发的皮肤病变,又可以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皮肤病理表现,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烫伤、过敏、疹之类的疾病,但不一定清楚皮肤病的具体发病机制,也不一定分得清疹、癣、疣、炎症、囊肿之间的区别,那这篇文章就来讲一下与皮肤病有关的基础知识,后面几篇会对各类常见皮肤病进行深入讲解。
皮肤的结构
讲病之前先来看一下正常的皮肤生理结构,皮肤是包在身体表面直接同外界环境接触,具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等作用的一种器官,是人的身体器官中最大的器官,约占体重的16%,平均厚度为0.5—4.0毫米,各处皮肤厚度不同但都可分为表皮与真皮两层。皮肤的颜色因人种、年龄和健康状况不同而有差异。皮肤上还有毛发、甲、腺体等皮肤附属结构,共同组成人体的屏障。
皮肤的三层(两层)结构
表皮。表皮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由浅入深依次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层。角质层由多层角质细胞构成,细胞为死细胞,不易透水,具有防止组织液外流、抗磨擦和防感染的作用。透明层、颗粒层、棘层为表皮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最终都会移行至最外侧形成角质层,表皮细胞由基底层增生,细胞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需要14天,再移行至表皮层并脱落又需要14天,因此可以说我们每个月的皮肤都是全新的皮肤。
表皮分层
真皮。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由浅入深依次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两层之间无明显界限。乳头层与表皮的基底层相连,其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和触觉小体等感受器。网状层与皮下组织相连,其内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血管神经淋巴等组织,它们互相交织成网,使皮肤具有较大弹性和韧性。
真皮分层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皮肤病的病因虽然复杂,但其表现可以进行归类总结,这对疾病的诊断有非常大的帮助。皮肤病的体征分为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前者是最早出现的皮肤改变,未发生自然演变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后者是原发性损害的自然发展(如水泡破溃)或人为活动所致(如抓痕)。
原发性皮损
斑疹、斑片。斑疹为1cm的局限性皮肤颜色改变,斑片为1cm的局限性皮肤颜色改变,它们仅为颜色改变而高度无异常,无隆起或凹陷,雀斑就是常见的斑疹。
腿部密集性斑疹
丘疹、斑块。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的表浅隆起性皮损,直径1cm,当丘疹连成片(直径1cm)时便称为斑片,蚊虫叮咬是最常见的丘疹病因。
蚊虫叮咬导致的丘疹
结节。结节为实质性、深在性的皮损,质地较为坚硬,可大可小,大部分结节不伴痒痛,因为结节的本质为增生的角质、纤维或脂肪,但结过大时会表现为肿瘤。
水疱。在皮肤病中“泡”都写作“疱”,因为“疱”这个字指的就是这类皮肤表现。直径1cm称为小水疱,直径1cm称为大水疱,水疱是一种限局性、内含清亮液体的隆起性皮损,表皮破溃后清液会流出,烫伤、过敏、虫蜇伤都可能导致水疱。
脓疱。脓疱为内含脓液的隆起性皮损,可由感染直接导致或由水疱演变而来,由于炎症反应,脓疱周围常有红晕。
风团。风团是皮肤的局限性水肿,最常见于过敏反应,风团部位表现为红肿热痛痒,但在表皮破溃后无清液流出。
荨麻疹风团
继发性皮损
鳞屑。鳞屑是由于表皮迭代过快导致的角质堆积,常见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由于皮肤病发病初期并不会直接导致鳞屑出现,因此鳞屑属于继发性皮损。
痂。痂由干燥的组织液、血浆、血液或脓液组成,是皮损后愈合的正常过程。
糜烂。糜烂为局限性的全表皮缺损,糜烂部位的表皮层剥落直接暴露真皮层,但在愈后不会形成疤痕。
溃疡。溃疡为局限性的全表皮加部分真皮缺损,没错,溃疡比糜烂要严重,由于病变深达真皮层,溃疡愈后也常会留下疤痕。从这个角度来讲,人们常说的口腔溃疡其实叫口腔糜烂更为贴切。
苔藓化。苔藓化为长期皮损导致的皮肤增厚、皮纹加深,常见于慢性皮肤病和经久不愈的皮炎,苔藓化部位常伴瘙痒感,于是越挠越厚越厚越挠以至恶性循环,需在病程早期及时治疗。
萎缩、瘢痕。这两种皮损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再多说,需要注意的是代谢、疾病、年龄都可能导致萎缩的发生。
皮肤病用药剂型选择
皮肤外用药的剂型有许多种,从液体到固体一应俱全,但每种剂型的适应症不尽相同,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起不到良好的疗效,还可能会加重疾病,下面要讲的是常用外用药的分类及适应症。
溶液、酊剂。溶液药物是药品的水溶液,酊剂是药品的乙醇溶液,这种药品呈现出流动的液体状,使用时以涂抹与湿敷为主,具有清洁、收敛、抗炎的作用,我们常用的碘伏、双氧水、紫药水就属于这类药物。溶液、酊剂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可应用于大部分皮损。
碘伏——碘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
粉剂、洗剂。粉剂具有干燥、减少摩擦、保护等作用,爽身粉、氧化锌粉、滑石粉都属于粉剂。洗剂是将粉剂混合于易挥发液体形成的悬浊液,液体帮助粉剂均匀充分的覆盖在皮损处,但在液体挥发后不会形成糊状粉壳,代表药物为炉甘石洗剂。注意,粉剂只适用未破损或无渗液的皮损,若粉剂在皮损处与液体混合则会变成膏状外壳,影响散热通气导致病情加重。
炉甘石洗剂,静置后混合液会分层
乳剂。乳剂为油水混合物,可分为油包水或水包油,油包水体感更油腻,适用于干燥皮肤或寒冷季节的皮肤保湿,水包油容易洗去,适合油性皮肤的护理,大部分护肤品都是乳剂。
各式各样的护肤品基本都为乳剂
软膏、硬膏。用凡士林、植物油、蜂蜡等脂肪作为基质的药物称为膏,具有渗透性强、作用持久、保水防干的作用,但透水透气性差,不适于急性皮炎、湿疹、脓性皮损、积液过多的皮损。抗生素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剂型通常都为软膏。
剂型为粘稠膏状的软膏
除此之外还有油剂、凝胶、气雾剂等剂型。代表药物分别为樟脑油(风油精)、芦荟胶、云南白药喷雾剂等。
总的来说,皮肤病外用药选择有以下原则:急性皮损无渗液可选用粉剂、洗剂、软膏,急性皮损伴糜烂和大量渗液时应当选用溶液湿敷,急性皮损伴溃疡和少量渗液时应当选用糊剂(软膏)。单纯瘙痒疼痛无皮肤破损时可选用乳剂酊剂。
皮肤护理与皮肤病预防
最后简单来讲一下皮肤护理与皮肤病的预防,通常情况下皮肤有足够的保护与自洁能力,皮肤的含水量与皮肤表面的油脂维持在平衡状态。因此频繁洗脸或过度使用保湿产品都会影响皮肤的自然状态,平时只需在洗脸后、空气干燥时注意皮肤保湿即可,过度清洁也不是一个好习惯。
皮肤病的病因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感染、变态过敏反应、代谢异常、物理化学刺激等,因此相应的预防手段也较为多样,但其原理都是隔离皮肤与外部的不良环境,并维持体内的代谢平衡,相比其他疾病的预防会更加直观易懂。
●END●
写在后面:
1.文章仅作科普,若有知识性错误请即使指出,我会尽快进行修正,医学普及也有你的一份力。
2.文章中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
3.若有危重病症请及时求医,莫拖延、莫自诊、莫迷信、莫猜疑,相信医生、医院、相信医学、相信科学。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