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传承红色卫生基因,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我们特开设《追寻红色卫健足迹》专栏,刊发红色卫生健康故事,展示卫生健康发展历程,讲好红医故事,传承红医精神,扛起新时代历史使命。
本栏目由人民日报社江西分社和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江西省爱卫宣促中心承办。
今天,请看第五篇:《中央苏区第一家卫生材料厂》。
红军卫生材料厂旧址(瑞金叶坪新院)
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为解决药品奇缺问题,中革军委总军医处决定创办一所制药厂,并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材料厂”,厂址设在胜利县平安区琵琶垅(现于都县银坑境内的平安寨),由从苏联留学回国的唐义贞兼任厂长,年初,唐义贞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到琵琶垅走马上任。材料厂创办之初,规模小,工作人员少,只是简单配制一些合剂,如用大黄、樟脑、薄荷、酒精等配制救急水,用鸦片、樟脑等配制复方樟脑酊。为了充实技术人员,唐义贞不仅从地方征招、从俘虏中留用懂制药技术的人员,还亲自动员、雇请药工师傅到材料厂工作。
起初,卫生材料厂主要加工生产医疗急需的消毒纱布、棉球和棉签等,生产原料由苏区供应。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原料供不应求,唐义贞便发动职工把已经用过的旧纱布、棉球、棉签收集起来,洗干净后再消毒加工,供医院使用。材料厂利用招募来的药工技术人员,因陋就简,大量加工膏、丹、丸、散类的中草药品,深受苏区军民的欢迎。
年,卫生材料厂搬迁到瑞金城郊叶坪新院村,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并逐步发展有酒精、敷料、药品、水剂、器材等5个车间。制药车间是把中草药材加工成丸散膏丹等,便于战时供应、携带和服用;敷料车间以生产纱布、脱脂棉、急救包等为主;酒精车间则用蒸馏烧酒的办法生产酒精;水剂车间是生产急救水、龙胆酊、碘酒等;器材车间主要生产打丸机、压片机、蒸汽消毒机以及手术刀、镊子、钳子等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厂是中央苏区规模最大的药品生产加工企业,还设立了多个分厂。
年5月1日,为了确保药品质量,卫生材料厂报经中央国民经济部、中革军委总卫生部和中央药材局批准,成立药品材料检验委员会,主要负责对该厂药品材料研制、生产、使用的检验与监督。厂内设置了专门实验室,对制药车间负责中药成分配伍的技术员送过来的药品成品及配伍比例表进行检验,把每批生产的药品及相关数据登记造册,做到有表可查。经实验室监督、检测的药品医院使用,伤病员服用即为该药的试用过程。
卫生材料厂的创办和发展,打破了敌人的封锁,基本解决了中央苏区药品和医疗器械需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卫生材料厂迁往会昌于都交界的白鹅梓坑,后被迫解散。
来源:人民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