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两天小编跟大家讲过“宝树堂”的由来吗?谢安在教育侄子们时说:做父兄的为什么总要教育自己的子弟,使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谢玄则回答:好的子弟好比芝兰玉树,父兄想让这些好花萃树栽在自己的庭院里,为家门增添光彩啦。以后谢玄一支族人便以“宝树堂”为堂号。如今“宝树堂”已成为了天下谢氏一族的代名号。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的祠堂都挂有“宝树堂”或者其他的堂号,还有就是“宝树增辉”,意思是让宝树增添辉煌,发扬光大。
“宝树增辉”在不同时期,他所体现的意义会不一样,比如在东晋时期的谢安、谢玄、谢石等谢氏家族指挥淝水之战,让中原文化得于延续,东晋王朝得于稳定,他们为家门增添了光彩。南朝时候山水鼻祖谢灵运,谢朓、谢惠连、还有宋朝谢枋得、谢翱等,近代谢冰心等,他们为民族文学留下了精彩的一笔,他们家门增添了光彩。抗战时期,像谢家庆、谢子长、谢晋元等谢氏抗战英雄们,他们为保卫国家,民族统一献出自己宝贵生命,他们为家门增添了光彩。而在当今和平商业时代,宝树增辉的意义更多或许体现在商业,文学、科学等方面,让宝树增辉的宗亲们有许许多多。今天小编给大家宝树增辉会有一点不同,他不单取得了事业方面的成就,还帮助了更多有需要的人,还把“宝树堂”的名号走进了每个家庭。他就是谢坤宗。
年,谢坤宗出生于台湾彰化县的中药世家,是台湾宝树堂药业第七代传人,年他在北京创办了宝树堂药业公司,目前在中医药邻域已经小有名气,公司已拥有7家制药公司,二十多家分支机构。资产就已经超过亿元人民币。他真正把“宝树堂”走进每个家庭。
谢坤宗祖辈从清朝乾隆年间就创办了宝树堂药业,到现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祖辈是从福建迁居台湾的。在来大陆之前,谢坤宗和他的四个弟弟在台湾一同经营的宝树堂药店,以祖传秘方为基础,采用现代化制药手段,主要生产各种中成药为主,不仅在台湾很有名气,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正当宝树堂药店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身为宝树堂药业第七代掌门人的谢坤宗却突然决定要到大陆来发展,这让不少人都感到意外,而且当时台湾也限制台湾来大陆,尽管有台湾当局的阻挠和家人的不理解,甚至自己对这次的投资没有十足的把握,谢坤宗还是毅然决定来大陆,年轻气盛的谢坤宗只身渡过海峡,连同“宝树堂”字号一起,移植到陌生的大陆经济环境中。那时,他可算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先行者。谢坤宗花了两年的时间跑遍了大陆二十几个城市,经过反复分析,最后选择了北京,在北京投资万建立了北京宝树堂制药公司,而大陆是中医药的发祥地,要面对在大陆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同仁堂,永仁堂这些百年老店,宝树堂如何才能立足下来?谢坤宗祖传秘方的烫伤药“宝肤灵”(后改为“复方樟脑乳膏”)作为竞争优势,因为这个药在台湾,东南亚销路都比较好。
然而正当他信心满满的时候,却被卫生部门限制生产,因为当时大陆以外的地区和国家到中国来投产必须经过中国政府的审批,由于两岸特定的历史原因,台湾企业在大陆审批还是个空白,谢坤宗为这事情到处奔波,当千辛万苦办下生产许可证投入生产出药品的时候,却一瓶也没有卖出去,后来谢坤宗通过消费者市场了解,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自己买的产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于是谢坤宗做了个大胆绝定,他把药品车间对外开放,让消费者买药的时候到生产车间参观,这就变成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的,很快宝树堂的产品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市场逐渐扩大。
虽然宝树堂在大陆的市场已经打开,但是要想让宝树堂在药品竞争激烈的大陆占有一席之地,企业还需要更加鲜明的特色才能扩大宝树堂的影响力,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短时间内记住宝树堂,几个来北京的朋友给了他很好的思路,他把药店改成了旅游药店,还开始了中医课程,给游客讲中医。这样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通过课程了解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许多海外的游客还通过书信的形式咨询和订购。尝到甜头的谢坤宗迅速的在各地旅游景点开始了宝树堂药店,占领了这块的市场。到年,宝树堂零售点已经遍布了中国大陆三十多个旅游景点。
到年,宝树堂科技药业有限公司在祖国大陆已经有7家工厂,28家分支药厂,员工达多人,宝树堂生产的药品已达20余种,深受广大客户的青睐,特别是“宝肤灵”、“祛风舒筋丸”等产品在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更是闻名遐迩。随着“宝树堂”药业日益发展、壮大,“宝树堂”于年开始走上一条多元化的道路,投资涉及食品、保健、餐饮、生物科技、文化传播等领域,成为一个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集团企业。在年胡润台资企业在中国排名中,谢坤宗排在26名。谢坤宗继承祖业,将谢氏宝树堂在海内外增添光彩,让宝树堂药品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他说他的心在大陆,事业在大陆,根在大陆,能为同胞献一片爱心,为祖国早日统一尽一份力,是他最大的心愿。
"谢氏宗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