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误将樟脑丸当糖吃将洗衣液当饮料喝

前些日子,两则孩子误食的新闻令人震惊:

一则讲述的是南京一名3岁宝宝,将樟脑丸当糖吃进了肚子里,一家人狂奔,医院进行救治,幸好救治及时,宝宝得以转危为安。

另一则讲述的广州一名2岁的宝宝,在玩耍中竟然将一杯洗衣液一口干了!

事件回顾

不久前,家住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一名叫玛丽亚(化名)的两岁外籍宝宝,觉得口渴的时候发现饮水机旁有一小杯“饮料”,于是就端起来一饮而尽……

当时,玛丽亚的爸爸不在家,妈妈因为太累睡着了,她的姐姐正和小伙伴正玩得不亦乐乎。所幸玛丽亚的妈妈及时惊醒,发现了晕倒在地的玛丽亚。当她发现玛丽亚喝下的是姐姐玩耍时倒进纸杯的洗衣液时,立即拨打,送医院急救。

还好,玛丽亚误服的洗衣液不多,经催吐、护胃、增加摄入液体等治疗后,她于两天后就痊愈出院了。

随之,笔者在网上搜了搜孩子误食,

搜索结果可谓触目惊心:

……

如何防止宝宝误食?

急诊科刘施明主任

0-6岁是宝宝的口腔敏感期及探索期,这个时期孩子特别喜欢用口来认识这个物质世界,抓起东西,就习惯性的往嘴里放。

“家长一定妥善保管好家中的小物品,特别是像樟脑丸、干燥剂、水晶颗粒等看着像糖果的物品;像玻璃水、果蔬清洗剂等,不要放入饮料瓶,也不要放在孩子可以轻易拿到的地方,以免孩子误以为是果汁饮料,增加误食几率,而导致中毒,甚至窒息等危险情况。”急诊科刘施明主任提醒。

因此,特别提醒家长要格外加强对0-6岁儿童的照管,家里容易被宝宝误食的物品摆放位置要注意,尤其是容易造成宝宝损伤的锐器物品,不宜放在宝宝容易拿到的地方!

对于宝宝的玩具,要进行仔细检查,看看玩具的零部件,如小玩偶的眼睛、小阀门等有无松动或掉下来的可能。

宝宝误食并出现症状,应如何处理?

一但发生误食、误服,切忌盲目催吐或其它方法,尤其是对误食、误食性质不清楚的东西,以免造成重复伤害!

最医院救治或拨打寻求救助。

还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现孩子误食,要注意安抚孩子情绪。

就医时,一定要带上误食物品的瓶子或者呕吐物,以协助医生明确病因,对症诊疗。

1

这些曾被宝宝们误食的物品,

家长可得注意喔!

家长可得注意喔!

1

樟脑丸、干燥剂

2

老鼠药、蟑螂药、农药

3

钉子、玻璃等尖锐物品

4

药物(降压药、降糖药、晕车药等)

5

牙膏、香水、漱口水、水果洗涤剂

6

洗衣粉、洗衣液、肥皂

7

电池、纽扣、硬币、耳钉

8

“水宝宝”/“海绵宝宝”

急诊科









































白斑医院
白淀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zd/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