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家庭都会准备一个小油壶
把大桶的油分装到里面
使用起来方便又卫生……
等等,真的卫生吗?
瞧瞧这油壶里堆积的各种污垢
里面的油你还敢放心吃吗?
被污染的油不仅营养成分所剩无几
甚至有可能致癌!
油壶不洗,当心致癌!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栏目组找专业实验室
采用食用油酸价检测试纸,对:
新油壶中的油
放置过久的老油壶里的油垢、残油
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
新油壶中的油试纸变色浅
放置过久的残油或者油垢试纸变色深
表明:
老油壶中的油垢和残油
发生油脂氧化和酸败程度远高于新油壶
如果把新买来的油
直接倒进这个“被污染”的油壶里
会让每天的食用油都变得不健康
这种酸败的油在使用时
经过加热会出现烟大、呛人的现象
但更重要的是
它会产生很多可怕的致癌物质
其中较为致命的叫作:环氧丙醛
长期不清洗的油壶就是油脂氧化的重灾区
并且会污染新倒入的油
这种油不仅营养价值低
还会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中招”的人会有:
腹泻、呕吐、腹痛等慢性中毒反应
长期食用甚至会加速衰老、致癌
坚持4点,远离油壶中的致癌物1选用玻璃、陶瓷材质油壶
为了防止油脂发生氧化
油壶最好选择玻璃、陶瓷材质的
比较稳定
玻璃油壶最好选择绿色、棕色的
这样可以避光
塑料或金属材质的就别考虑了
健康隐患更大
2放置在远离灶火位置
油很容易发生氧化、酸败
它的三个元凶正是:温度、氧气、光照
通常温度每增加10℃
油脂的酸败速度就会增加1倍
如果把油壶放在灶台旁边
或者是把大桶油放在灶台下面的储物柜里
都可能因为做饭而环境温度升高
导致油脂出现酸败现象
保险起见
最好将油放到离灶台稍远一点的柜子里
3新旧油别混装,油壶一个月一洗
油的氧化会“传染”
因此一定要等油壶里的旧油用完了
再倒入新的油
而且每次倒入的新油别太多
一周所需的量就好
油壶要保证至少一个月清洗一次
4保持油壶干燥再盛油
食用油易氧化
因此在储存的时候
清洗干净的油壶一定要完全晾干再重新盛油
并且把油壶的盖子盖紧
避免里面的油和外面的空气接触
清洗油壶小妙招,再也不用吃“脏”油了1、大米+水
①
把油壶里的残油都倒出来
将少量大米倒入油壶中
再加适量水
如果油污顽固
可以滴一滴洗洁精进去
②
盖紧油壶盖后
将油壶横过来充分摇晃
让米粒接触到瓶壁
米粒的碰撞就可以起到刷洗的作用
③
洗完后
倒出来的大米水也别浪费了
用来擦洗油壶表面
最后用流水冲洗一两次即可
2、淘米水+鸡蛋壳+白醋
①
将淘米水装入油壶中
盖上盖子使劲摇晃
这时候大多数油垢已经松动
②
将淘米水倒掉后
油壶里装入鸡蛋壳和白醋再使劲摇晃几次
③
如此经过两次去油过程
油壶里面的油垢便彻底松动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3、小苏打+温水
油壶中倒入小苏打
用温水冲开
浸泡几分钟
便会发现油渍开始慢慢滑落
浸泡时间越长越省劲
注意!家里这些常用的东西也有毒1油烟机:油污致癌这个危害主要是对家中掌勺的人
呼吸科医生介绍
做菜时,油烟机上的油污受热
会产生一些焦油之类的化合物
吸入肺中会引发肺部的一些炎症或肺癌
建议:每天炒完菜擦洗一下油烟机
避免油污结垢
2劣质仿瓷碗:遇热会释放甲醛、氨气仿瓷碗其实是塑料制品
不易摔碎,耐用,很受喜欢
但劣质仿瓷碗是由脲醛树脂制成
遇热80℃以上时就会分解
释放出甲醛和氨气等有害气体
建议:选仿瓷碗
一定要选碗底有QS标志的
(企业食品生产许可)
会标明使用规范
3筷子:霉斑、变形、变色要及时更换如果筷子出现斑点
很可能已经发生霉变
最好赶紧更换
如果筷子变色或变形
则说明筷子易受潮或搁置时间太长
内部已经开始变质,需要更换
如果筷子表面的生漆磨损
则容易使微生物残留、滋生
最好及时更换
4合成樟脑丸:危害身体健康天然樟脑丸
是从樟树枝叶中提炼出的
有芳香味的有机化合物
但价格偏贵
而合成樟脑丸
均不同程度的含有萘或者对二氯苯
对二氯苯具有强烈的挥发性
吸入过多轻微可致头晕、恶心、呕吐、腹泻
长期吸入则会对肝脏、肾脏造成损害
导致造血系统损害
如果把这种合成的樟脑丸放在衣柜里
当我们穿上放置过樟脑丸的衣服后
萘或者对二氯苯也可以通过皮肤进入血液
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建议:买樟脑丸一定要看包装上的成分表
要是含有对二氯苯
那就不要买了
5空气清新剂,含有苯酚空气清新剂大多含有苯酚
人体吸入后
会引发呼吸困难和头痛,并刺激眼睛
皮肤接触后,还可能导致脱皮
所以
还是自己动手制作天然的空气清新剂吧:
配方:
柠檬一个、任意精油几滴、10g小苏打、适量水
先把整个柠檬挤成柠檬汁
然后与小苏打、几滴精油、水混合
搅拌均匀,装入喷壶
在室内喷洒,柠檬的清新芳香
会让我们的心情瞬间转晴
说到污染
我们的目光就会自然地向外面看
然而,比起空气和水污染
更隐蔽、更具威胁的污染源
却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
有空的话
最好检查一下自己的家居用品
看看有多少是“有毒”的
整理/羊角咩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