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考试资源淘宝店铺:泽成教育
执兽之其他中毒(3)·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是畜禽接触、吸入或误食了某种有机磷药后发生的以腹泻、流涎、肌群震颤为特征的一种中毒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
·中毒机理·有机磷农药是一种神经毒物,对动物的毒性机理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从而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中毒症状。
临床症状①毒蕈碱样症状(M):流涎,呕吐,腹泻,腹痛,多汗,尿失禁,瞳孔缩小,可视黏膜苍白,呼吸困难,支气管分泌增多,肺水肿等。
②烟碱样症状(N):肌纤维性震颤,血压上升,肌紧张度减退(特别是呼吸肌)、脉搏频数等。③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兴奋不安,体温升高,搐搦,甚至陷于昏睡等。
临床症状:
①毒蕈碱样症状:流涎,呕吐,腹泻,腹痛,多汗,尿失禁,瞳孔缩小,可视黏膜苍白,呼吸困难,支气管分泌增多,肺水肿等。
②烟碱样症状:肌纤维性震颤,血压上升,肌紧张度减退(特别是呼吸肌)、脉搏频数等。③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兴奋不安,体温升高,搐搦,甚至陷于昏睡等。
防治方法①排出毒物。②特效解毒:阿托品、胆碱酯酶复活剂(解磷定、氯磷定和双复磷)。③对症治疗。
目前使用较多的胆碱酯酶复活剂有解磷定、氯磷定和双复磷。解磷定注射液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剂,起效作用快、作用时间较长,能使已经磷酸化的胆碱酯酶活性恢复,使体内积聚的乙酰胆碱迅速水解,从而缓解中毒症状。
阿托品为抗M受体颉颃剂,能阻断毒覃碱型(即M型)受体,对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毒覃碱样毒性作用,还具有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呼吸中枢抑制的作用。用药原则为早期、适量、反复给药,快速达到“阿托品化”。
小试牛刀1.有机磷杀虫剂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属于()
A.竞争性抑制B.不可逆抑制
C.可逆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
E.反竞争性抑制
(2~3题共用被选答案)
A.对抗烟碱样症状
B.对抗毒蕈碱样症状
C.恢复胆碱酯酶活力
D.恢复顺乌头酸酶活力
E.恢复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
2.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动物时,使用解磷定的目的是()
3.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动物时,使用阿托品的目的是()
4.解磷定用于解救动物严重有机磷中毒时,必须联合应用的药物是()
A.亚甲蓝B.阿托品C.亚硝酸钠
D.氨甲酰胆碱E.毛果芸香碱
5.奶牛食入大量刚收割的青绿饲料,突然出现流涎,腹泻,腹痛,肌肉震颤,瞳孔
是缩小,据此症状,最有可能发生的疾病是()
A.有机磷中毒B.有机氟中毒
C.有机氯中毒D.氢氰酸中毒
E.亚硝酸盐中毒
6.有机磷农药的靶器官是()
A.瞳孔B.唾液腺C.骨骼肌
D.平滑肌E.神经系统
7.放牧牛在误食喷洒农药的牧草后忽然发病,主要表现为流涎,腹泻、腹痛、尿频、
瞳孔缩小,胃肠蠕动音增强,治疗本病应使用的药物是()年
A.亚甲蓝和维生素C
B.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
C.解磷定和阿托品
D.乙酰胺和维生素K3
E.苯妥英钠和葡萄糖酸钙
·有机氟化物中毒·有机氟化物中毒是动物误食了被含有有机氟农药(氟乙酰胺)或灭鼠药(氟乙酸钠、氟乙酰胺、甘氟等)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和心血管系统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中毒病。各种动物均有发生,以犬、猫、猪多见。
·中毒机制·有机氟化合物在机体组织内活化为氟乙酸,经过一系列渗入作用使三羧酸循环中断,组织细胞失去能量供给而发生损害。
临床特征有机氟急性中毒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神经型)和心血管系统障碍(心脏型)为主的两大症候群。中毒后潜伏期较短。
治疗方法发现中毒后,立即停喂可疑饲料,尽快排出胃肠内毒物,及时使用解氟灵(乙酰胺)进行治疗。若解氟灵和洛酮肌内注射合用,疗效更好。
小试牛刀8.乙酰胺解毒机理是组织氟乙酰胺转化成()
A.乙酸
B.乙酰胺
C.氟乙酸
D.氟乙酸钠
E.氟离子
9.急性有机氟中毒主要症状类型包括()
A.神经型和胃肠型B.肝脏型和肾脏型
C.肝脏型和心脏型D.神经型和心脏型
E.神经型和肝脏型
10.犬有机氟中毒的特效解毒药是()
A.苯巴比妥B.抗坏血酸
C.解磷定D.乙酰胺
E.硫代硫酸钠
·尿素中毒·尿素中毒是指家畜采食过量尿素引起的以肌肉强直,呼吸困难,循环障碍,新鲜胃内容物有氨气味为特征的一种中毒病。主要发生在反刍动物,多为急性中毒,死亡率很高。
病因:反刍动物补饲尿素时操作不当。家禽、猪对尿素敏感容易引发中毒。
·中毒机制·尿素可在反刍动物瘤胃中脲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当瘤胃内容物的pH在8左右时,脲酶的作用最为旺盛,可使多量的尿素在短时间内被分解,其分解产物除氨对机体具有毒害作用外,氨甲酰铵也有毒性作用。
临床特征牛采食尿素后20-30min即可发病。开始呈现不安、呻吟、反刍停止、瘤胃臌气、肌肉震颤和步态不稳等,继则反复发作痉挛,呼吸困难,口、鼻流出泡沫状液体,后期出汗,瞳孔散大,肛门松弛。
治疗方法早期可灌服大量的食醋或稀醋酸等弱酸类,以抑制瘤胃中脲酶的活力,并中和尿素的分解产物氨。也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静脉注射,作为解毒剂,同时对症应用葡萄糖酸钙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水合氯醛以及瘤胃制酵剂等,可提高疗效。
·灭鼠药·灭鼠药(茚满二酮类和香豆素类、硫脲类、磷化锌和毒鼠强等)中毒
灭鼠药是用来控制鼠害的一类药剂。常见品种依其化学结构分类为:茚满二酮类、香豆素类、有机磷类、有机氟类、硫脲类、无机盐类和其他类。动物误食污染了鼠药的饲料和饮水或灭鼠毒饵而中毒。犬、猫多因吃了鼠药毒死的老鼠而引起二次中毒。也有人为使用鼠药投毒,引起动物中毒的发生。
·中毒机制·①茚满二酮类和香豆素类(杀鼠酮、敌鼠钠、氯鼠酮、氟鼠酮、杀鼠灵、克灭鼠、杀鼠醚、鼠得克等):主要是破坏凝血机制和损伤毛细血管。
②硫脲类:口服对消化道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吸收后可对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和胸腔积水,还可引起肝、肾脂肪变性和坏死。
③磷化锌:在胃内遇酸能产生剧毒的磷化氢和氯化锌。磷化氢吸收后分布于肝、心、肾和骨骼肌等组织器官,抑制所在组织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影响细胞内代谢过程,造成细胞内窒息,使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肝脏和血管受到损害,引起全身泛发性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害,出现痉挛、昏迷等表现。氯化锌具有剧烈的腐蚀性,能刺激胃黏膜,引起急性炎性充血、出血和溃疡。
④毒鼠强:吸收入血液后主要毒害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特征①茚满二酮类和香豆素类:尿血、便血和血液凝固不良。
②硫脲类:呼吸困难、黏膜发绀、肺水肿,肝肿大,蛋白尿、血尿。
③磷化锌:全身广泛性出血,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紊乱症状。
④毒鼠强:呕吐、腹痛、腹胀、四肢无力、烦躁不安、惊厥、癫痫。
防治方法:早期中毒应及时洗胃、导泻或催吐,使用维生素K进行解毒治疗。
治疗方法早期中毒应及时洗胃、导泻或催吐,使用维生素K进行解毒治疗。
(11-13共用备选答案)
A.香豆素类或茚满二酮类B.磷化锌类C.毒鼠强D.硫脲类E.洋葱
11.灭鼠药类中毒可以用维生素K治疗的是()
12.能够引起癫痫样症状的中毒病是()
13.呕吐物有蒜臭,暗处发出磷光的中毒病是()
·犬洋葱及大葱中毒·犬洋葱及大葱中毒是指犬采食葱类植物后引起的以排红色或红棕色尿液、贫血为临床特征的一种中毒病,犬发病较多,猫少见。
·中毒机制·洋葱的有毒成分是正丙基二硫化物,可氧化血红蛋白,形成海恩茨氏小体,可被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吞噬而引起贫血,同时可损害骨髓,犬采食达一定数量会引起中毒。洋葱内含的洋葱素能破坏血液中的红细胞,引起贫血。
临床特征最特征性症状为排红色或红棕色尿液。
治疗方法首先立即停喂含洋葱或大葱等葱属植物的食物。可用大剂量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支持疗法输液、补充营养。溶血引起严重贫血的病犬,可考虑进行输血治疗。
小试牛刀14.犬急性洋葱中毒的典型症状是()
A.呕吐B.腹泻
C.红尿D.皮肤发绀
E.黄疸
(15-17题共用题干)
贵宾犬,雌性,8月龄,3.84kg,昨日偷吃了剩菜,现精神差,无食欲,小便呈红色,检查口腔黏膜苍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14.2×,红细胞数2.9×,血红蛋白68g/L。
15.病最可能的诊断
A.食物过敏B.洋葱中毒C.维生素K缺乏
D.尿道感染E.生殖道感染
16.尿常规检查最可能发生异常的指标是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红蛋白
D.亚硝酸盐E.葡萄糖
17.对该病犬的治疗,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抗氧化B.利尿C.输血D.输液E.催吐
·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是指牛、羊采食大量富含碳水化合物饲料后,在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的以消化障碍、瘤胃运动停滞、脱水、酸血症、运动失调等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代谢性酸中毒。临床上主要见于牛、羊。
病因:短时间内采食了大量的谷物或畜禽的配合饲料。
·中毒机制·瘤胃内碳水化合物发酵,导致产酸的链球菌增加,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瘤胃内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增多,纤毛虫活力、数量下降,胃液pH下降,渗透压增高,体液向瘤胃内转移引发瘤胃积液和机体脱水。发酵产物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刺激胃壁发炎,吸收入血液引起自体中毒,出现全身症状。
临床特征①轻微型:呈原发性前胃弛缓体征。
②亚急性型:食欲减退或废绝。急性型:体温不定,呼吸、心跳增加,精神沉郁。
④最急性型:精神高度沉郁,极度虚弱,侧卧而不能站立。
治疗方法消除瘤胃有毒内容物,纠正脱水、酸中毒和恢复胃肠功能。
·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中毒是指由于动物采食过量的维生素A而引起的骨骼发育障碍,以生长缓慢、跛行、外生骨疣等为临床特征的一种中毒病。各种年龄的动物均可发生。
·中毒机制·维生素A对软骨的正常生长、钙化及重溶都十分重要。维生素A过多时可引起骨皮质内成骨过度,骨脆性增加,受伤时易骨折。而且维生素A过量还会引起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的正常吸收和代谢,造成这些维生素的相对缺乏。
临床特征犊牛:生长缓慢,跛行,共济失调,局部麻痹,第3趾骨外生骨疣。骨骺软骨消失。
仔猪:大量饲喂可导致大面积出血引起急性死亡。妊娠早期添加容易引起胚胎畸形。
犬和猫:生长缓慢,倦怠,喜卧,敏感,牙龈充血、出血、水肿,跛行,瘫痪,脊椎外生骨疣。
治疗方法更换饲料,降低维生素A添加量。严重者,消炎止痛,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复合维生素B。
·磺胺类药物中毒·磺胺类药物中毒是由于在兽医临床上磺胺类药物的不当使用而引起的畜禽机体多系统功能异常的疾病。主要以皮肤、肌肉和内脏出血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机能异常、消化道机能紊乱以及贫血等症状,多发生于家禽、犬、猫、猪、马、牛和羊。
·病因·在防治动物疾病过程中,由于磺胺类药物给药速度过快、剂量太大或正常剂量下疗程过长所引起。机体脱水、酸中毒和肝肾功能不全为磺胺类药物中毒的促进因素。
临床特征畜禽急性中毒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大剂量给药或注射速度过快时出现兴奋、感觉过敏、不安、肌无力、共济失调、痉挛性麻痹、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四肢厥冷、惊厥、昏迷等症状,偶见体温升高,严重者迅速死亡。慢性中毒主要损害泌尿系统,多见于用药超过1周的动物,主要表现为厌食、贫血(可视结膜或冠髯苍白)、消瘦、被毛或羽毛粗(松)乱;泌尿系统损害常见结晶尿、血尿、蛋白尿和尿闭;消化系统机能紊乱常见便秘、呕吐、腹泻或间歇性腹痛。禽类磺胺类药物中毒时排灰白色稀粪,产蛋率下降,产破壳蛋或软蛋,蛋壳粗糙褪色。
防治方法预防:
①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拌料时药物要均匀,并在用药期间适当增加饮水量使尿量增加,以降低尿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
②对特别瘦弱,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少尿、脱水、酸中毒和休克的畜禽应慎用磺胺类药物。③幼龄和体质差的动物应尽量避免使用磺胺类药物。
④在使用磺胺药物时,配合碳酸氢钠口服(灌服、拌料或饮水)或静脉给药,既可提高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效力,也可使尿液碱化,有效防止产生药物结晶。
⑤在宠物,应尽量避免使用磺胺类药物防治细菌性肠炎。
治疗:
①出现中毒症状时,立即停用磺胺类药物,改用其他肾毒性小的抗菌药物。
②药物投服过量时,早期应立即催吐或洗胃。同时增加饮水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等,促进磺胺药排泄。
③出现结晶尿、血尿或少尿时,可口服碳酸氢钠或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
④出现严重的高铁血红蛋白症时,可静脉注射1%美蓝注射液、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及维生素C注射液。
⑤注意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K等。
小试牛刀18.给犬内服磺胺类药物时,同时使用NaHCO3的目的是()
A.增加抗菌作用
B.加快药物的吸收
C.加快药物的代谢
D.防止结晶尿的形成
E.防止药物排泄过快
·阿维菌素类中毒·阿维菌素类药物中毒是在驱虫过程中由于用药剂量过大、重复给药间隔时间过短、给药途径错误(如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或某些动物超敏感如柯利牧羊犬和喜乐蒂犬等)而引起的中毒现象。临床上以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特征,各种动物均可发病,多见于犬、猫、马等动物。
临床特征动物在用药后出现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厌食、肌肉无力、齐失调、流涎、脱水、心动迟缓、心律不齐、瞳孔散大。严重者昏迷倒地,全身肌肉震颤,四肢呈游泳状划动,角弓反张,舌麻痹,呼吸浅表,体温正常或偏低,最终死亡。常见;理剖检变化为胃肠浆膜、黏膜点状出血和水肿,脾脏、肺脏有出血点,脑血管充盈和脑沟回平滑、湿润。
防治方法1,预防
①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用药,不得随意加量。拌料给药要确保搅拌均匀。
②重复给药时间间隔不少于7d。
③正确的给药途径应为口服或皮下注射。
④禁用于超敏动物,如柯利牧羊犬、喜乐蒂犬、苏格兰牧羊犬等;为防止幼畜中毒,应慎用于哺乳动物。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中毒后可采取如下措施:
(1)减少吸收和促进排泄:口服中毒者初期可催吐(硫酸铜)、泻下(盐类泻剂)或吸附(活性炭)。
(2)促进肝脏解毒:可选用复方甘草酸铵、肌苷、维生素C和葡萄糖注射液等。
(3)对症治疗:心动迟缓可用阿托品,昏迷不醒的可用毒扁豆碱,急性过敏休克者可选肾上腺素。
(4)支持疗法:强心刚选用安钠咖或樟脑磺酸钠;补液可选用复方氯化钠、糖盐水或生理盐水等;补充能量可选用葡萄糖注射液、辅酶A等药物;解痉和减少脑血管渗出可选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钙制剂。
(5)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毒性较小的药物。
注:以上百分之80内容均出自《真题剖析》如有需要可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更多考试资源淘宝店铺:泽成教育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微店直接购买
泽成教育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