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野生天然淡晒传统捕捞营养丰富
联系(万女士)
三眼炮离开马井人的视线,都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事了。在老马我的印象中,三眼炮是用生铁铸的,有三个孔,装琉璜、硝和火糟兑的黑火药,分三次燃放,震耳欲聋,声播十数里之外。在举行重大活动前放三眼炮,有聚人唤人的意思。在出行前和重大活动中放三眼炮,有壮威的意思。在春节期间迎神舞龙等活动和入户中放三眼炮,有驱邪、纳吉、祈福的意思。
当年三眼炮的炮筒比这粗,但没这长
小时候在马井经常会听到连续的三声炮响,这时哪怕不关心身外事的人也知道有事情发生了。只要听到这种炮声,小伙伴们就心领神会的往公爸庙方向跑。因为三眼炮是公爸庙里的特制设备,所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庙里又搞什么活动了。其实也不尽然,在很早之前,马井人不管红事(婚事)还是白事(丧事),总喜欢到公爸庙借来三眼炮放上几炮。
爱凑热闹的小家伙们
但后来慢慢就少了,估计这家伙太危险,所以除了一些白事偶尔用到之外,大都是庙里在专用。那时候,放三眼炮伤到人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有些胆大的可不管这些,尤其是家里有老人逝世,三眼炮更是少不了。待老人咽气后,家里人就赶紧出来放一轮,这样全村老少都知道了,大家就会赶来帮忙。然后吃饭的时候要放,上山的时候要放,下葬的时候要放,总之放个不停。
三眼炮的炮筒
那时候,马井的铁匠大都会制作三眼炮,先将铁块锤薄圈成三个五六公分长的小炮筒,再上几道箍,封口的一端接上三个脚,再接上一个结实的木把手就成了。当然每个炮筒上都有一个小孔眼,用于插引信。
装填火药
使用的时候,把三个小孔分别插上引信,然后把三眼炮朝天竖起来,装上黑火药,最后再填上一点土筑紧就成了。需要放炮的时候,左手拿着三眼炮,炮口朝天,右手拿着点着的香火线或烟头,分别点燃三个根引信,嗵嗵嗵三声巨响,就算放了一轮。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放的,除了有胆量之外,多少还得有点技术,不然所装填的炮放不响。老马我当年就在祖庙里多次看到,有的人点燃引信后,火药“嗤嗤”地燃烧,从引信孔里射出来,火花四溅,就是不响。
一里伏波庙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不知咋地在马井及周边地区群众之间就传起了“凹卵”(也就是医学上所称的缩阳症)的事情,后来越传越玄乎,特别是在马井,更是搞得人心惶惶。今天这个说一里那个谁谁谁家儿子的生殖器缩入腹内,幸好附近的大人闻讯赶来用手抓着使劲往外拔,才算救回了一命;明天那个又说三里某某某家的儿子“凹卵”了,还好他家离祖庙近,结果家人把他往庙里一抬就好了……几天时间,弄得马井地区人人自危。至于真有没有这回事,老马我始终没亲眼见过。但“凹卵”的传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发生在晚上,对象是未成年的男孩子。
抬公爸巡街
于是到了晚上,一些年青人就从四面八方涌到公爸庙里抬出公爸,敲锣打鼓的巡街游巷,还时不时的放上几轮三眼炮。巡着巡着,这时突然有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闯进队伍里报告说,某某家的儿子也“凹卵”啦,于是队伍立即掉头赶往某某家,可每次都是虚惊一场。再后来,每家每户的前门都挂起了一些带刺的植物,说是可以辟邪,同时每个小孩的身上也多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红色小香袋,里面装着樟脑丸(马井人称“臭丸”)等物。当然,那时老马我也不例外。要知道凹什么都好,要是凹了那玩意,这如何是好,从哪找回来啊?
当年的红色小香袋跟这个有点相似
直到长大后,老马我才了解“凹卵”到底是怎么回事。据资料说“凹卵”也就是缩阳症,又称恐缩症,是以恐惧生殖器缩入体内致死的恐怖焦虑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与文化相关的综合征。是一种急性焦急反应。患者极度害怕自己的生殖器等缩入腹内或乳头内缩而死亡,为此,患者表现为极度焦虑、紧张、恐惧,有濒死感。此病多见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及我国广东、海南等地,北方罕见。患者多为男性。部分患者由于受封建迷信熏染及对性知识缺乏,可在精神刺激及暗示作用下诱发。
三眼炮
当整个马井镇从“凹卵”的阴影中走出来后不久,国家也开始禁止卖火药了,放三眼炮这个风俗慢慢也就在马井地区消失了。(马戈/文,图片来自网络)
好多朋友还喜欢↓
?岁月如刀丨老马井舌尖上的年味,还有多少人记得?
?漫游丨这个春节,我在白马井等你来!
?红色领路人——追忆潘云汉烈士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
?老马井一小,你好吗?
?南司人,你到底在骄傲什么?
?裂甘蔗:记忆满是甘蔗甜!
?我家后头有片海!
广告合作
广告合作
广告合作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