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瘟疫无法被根除,我们该如何与之相处

主治白癜风疾病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06/7117848.html

来源:澎湃美数课,授权转载

en有人开始摘掉口罩,拓宽有限的活动区域,但这股活泼劲儿很快遭到了病毒的回击。

即便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十个年头,不少人还迷恋着“人定胜天”的理念,认为拥有现代医学的盔甲,终止传染病的侵害只是时间问题。事实真是如此吗?

这不是一个着眼当下即可解答的问题。我们还需弄清:为何天花仍是唯一被根除的人类传染病?如果将人类和传染病视为战争中的敌我双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那些在其中丧生的个体,且如何定义胜利?以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来解读人与致病微生物的关系,是否合理?

只有认真审视几千年的人类传染病史,我们才能找到答案。

传染病:如影随形的历史洗牌者

对传染病在人类发展史中扮演的角色,威廉·H·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先于初民就业已存在的传染病,将会与人类始终同在,并一如既往,仍将是影响人类历史的基本参数和决定因素之一。”

将1世纪以来信息记载较为全面的瘟疫一一列出,传染病的难缠及威力即可一目了然。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以如今的视角审视历史的走向,无论是被斯巴达打败而丧失领导地位的古雅典、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近乎灭绝的美洲原住民,或是曾作为古人类发祥地之一但在现代文明中处于落后地位的非洲,传染病均曾通过大量削减人口的方式在其文明演变中引发过连环效应。

中国也自然逃不过。根据美国昆西大学远东史教授约瑟夫·H·查依照《资治通鉴》和《古今图书集成》整理的中国的疫情年表,从汉朝至清朝的两千年间,大范围暴发的瘟疫就达次,它们有时会造成“十死六七”的后果。

尽管谁都无法忽视传染病的威力,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尤其是在17世纪显微镜问世之前,由于对手的不可见,人类对传染病究竟是什么、为何发生以及如何发生存在着巨大的认知空白。

因而也能解释,早期疫情为何总被模糊化地命名为“XX瘟疫”,原因是当时的人们大多并不知晓发生的是何种传染病。如今我们之所以可以对其中的一些瘟疫进行归类,大多是通过查看古籍中的病情描述以及传染病在人类尸骨上遗留的残痕得出判断的。

而那些出现在瘟疫命名中的地名,比如“墨西哥大瘟疫”、“伦敦大瘟疫”,一方面可用于解释在实现全球化前,传染病在地理上传播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了人类对疾病的避讳。

比如导致至少万人丧生的“西班牙大流感”,最初其实发端于美国,并随美军年登陆法国而扩散开来。但当时的交战国为了不打击士气,对疫情报道进行了压制,许多重要信息主要从中立国西班牙流出,于是西班牙的国名因此颇为讽刺地与这场大瘟疫连在了一起。

这张曲线图呈现的是年6月至年3月纽约、伦敦、巴黎和柏林死亡人数的变化,单位:每千人。图片来自:NationalMuseumofHealthandMedicine

在现代科学诞生前,就像应对其他不可知事物时所采取的办法一样,人们一边诉诸神明与宗教驱逐对传染病的恐惧,一边从日积月累的经验中习得应对方法并试图建立对传染病的认知。

我们如今所熟悉且仍在使用的隔离手段和检疫制度,在中世纪就已出现。当时的一些医学家已认识到传染病的传染特性,观察到与黑死病患者的衣物、食器接触会导致发病。除了建立隔离所,这一发现后来还被用在了瘟疫医生(中世纪时期专门负责治疗黑死病患者的医师)的服饰设计上。

《罗马的鸟嘴医生》(DoktorSchnabelvonRom),PaulFürst创作于年。图片来自:Wikipedia

用多层布料编织、外层涂蜡的长袍,像鸟啄一样凸起、在眼睛处装有透明玻璃的面具,以及用于检查患者状况的木制指示棒,均可避免瘟疫医生直接接触患者和尸体的皮肤、血液和飞沫。当时人们并不知晓鼠疫杆菌的存在,以为黑死病是由瘴气(有毒的空气)诱发的,于是在面具的鸟啄处,还填入了散发芳香、被认为具有驱逐瘴气功效的樟脑、丁香、玫瑰花瓣等物质。

但对传染病的认知局限,也常会导致一些看起来科学的应对方法失灵。比如由于人类并非鼠疫杆菌的唯一宿主,作用于病患的隔离所和检疫制度并无法阻挡老鼠和跳蚤的脚步,因而也无法完全中断鼠疫的传播。而那些着装专业的瘟疫医生,大多由未受过专业训练或缺乏临床经验的外科医师出任,有时他们采用的错误疗法不仅不能救人于水火,可能还会置人于死地。

现代医学诞生后,人类一度以为传染病是可被根除的

至今传颂不衰的那些经典抗疫案例,基本都是在现代医学逐渐成型后诞生的。英国内科医生约翰·斯诺绘制霍乱地图的故事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年,一场严重的霍乱传染事件在英国伦敦的苏豪区暴发。当时的医学界信奉瘴气说,认为霍乱和黑死病一样,是由有毒的“坏空气”引起的。而当时人口密度最高的伦敦还未铺设排污管道,这些“坏空气”就随着排泄物在地下室的堆积飘散至城市中,将整个伦敦弄得臭气熏天。

《霍乱国王的法院》(ACourtforKingCholera),JohnLeech创作于年,折射出了当时人们的认知:霍乱与肮脏紧密关联。图片来自:Wel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yp/11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