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变冷
很多人准备换上压箱底的厚被子
换被之前一定要找个好天气晒一晒
既能延长被子的使用寿命
又杀菌除螨、有益健康
晴天晒被最适宜
阳光灿烂的大晴天最适合晒被子
被阳光烘烤过的被子盖起来格外舒服
切忌阴天、大风天和雾霾天晒被子
容易让被子沾染灰尘
晾晒时间不宜过长
早上阳气还没有完全升上来
不太适合晒被子
中午11点到下午2点之间阳光最好
晒2至3个小时左右就够了
如果等到太阳落山再收被子
被子容易回潮、滋生细菌
两面都要晒
被子里面要尽量多晒
消毒杀菌
一般最好先晒里子面
等晒足一个半小时以后再翻面晒
被子面不适合长时间暴晒
因此晒半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被子要定期晒
被子长时间不晒会滋生细菌和螨虫
很容易引起皮肤问题
对健康不利
一般1个月晒1次最好
如果不方便最少也要3个月晒1次
切记不能拍打被子
有些人晒被子后喜欢拍打被子的表面
以为这样可以除去上面的灰尘
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晒过的被子纤维中存有大量温热空气
盖起来会十分蓬松温暖
如果用力拍打的话
就会把热空气从纤维中拍出
可能会使纤维断裂并结块
被子上如果落有灰尘
用软毛刷在表面轻轻刷一下就好
不同被子不同晒法
/纤维被/
纤维被价格便宜,无须特殊保养
定期阳光下曝晒,杀菌除螨就够了
化纤面料做的棉被不宜阳光下曝晒
晒时最好在被子上盖一层布
以防温度过高烤坏化学纤维
/羽绒被/
羽绒被吸湿和排湿功能较好
无需频繁晾晒也不能曝晒
只需要在阴凉通风处晾1个小时就行
或可在被子上盖一层薄棉布
以避免太阳光直接晒在羽绒被被上
收藏时应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下
防止其受潮,导致霉变
/蚕丝被/
新的蚕丝被会有股蚕蛹的味道
只要放在通风的地方吹两天就可以了
一般蚕丝被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晒一次
切记不能长时间曝晒
以免蚕丝变脆影响保暖性
/羊毛被/
羊毛被长时间不用会有羊膻味儿
晾晒时喷些酒精在被子上
干了之后不要立即使用
把被子紧紧卷起来
放上樟脑丸闷几天
再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四五个小时
味道便可随酒精和樟脑丸挥发掉了
羊毛被千万不可暴晒
高温会让羊毛中的油脂溶解变化
从而产生腐臭味
同时让羊毛失去弹性
/驼毛被/
驼毛被和羊毛被在功能和材质上非常相似
晾晒的时间为1到2个小时之间
且不可放在阳光下暴晒
/棉花被/
棉花被很容易吸收潮气
所以需要经常晾晒
最好每隔两周在太阳下晾晒两小时,
可以选择在中午太阳最好的时候晒
但是也不要太晚收进来
以免热气变湿气
棉被在使用2-3年后
需要将板结的老棉絮重新弹松
以保证其保暖性
/毛巾被/
毛巾被没有特别的保养需求
保持经常清洁就可以
需定期晾晒
但不可过于频繁
在通风处晾晒一小时即可
/盖被子的讲究/
选择被子时可从保暖和体质两方面考虑
偏阳热体质不宜选择太厚的被子
虚寒体质更适合厚被子
睡觉爱出汗的人不宜盖太厚
睡觉爱翻身的人
应选择延展性、垂顺性较好的被子
刚晒过的被子
不要急于叠起来
将其平铺于床上
让余温散掉之后再叠起
/被子收纳/
换下的被子在收纳前也需要晒一晒
将被罩取下来洗一洗
被子叠放时可在里面放块香皂
既能防虫又能增香
然后再装进收纳袋
最好存放于衣柜上方
远离地面以免太潮湿
警惕!越胖越伤肾,肾不好的8个信号你占了几个?我们先来看肾脏发出的“五个求救信号”
医院肾内科张路霞副教授提醒,不要忽视了肾脏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
1尿量变化正常人每天排尿—毫升,平均毫升,无论是尿量变多还是变少,都可能是肾脏疾病的表现。特别是正常人夜尿很少,如果发现夜里要起来好几回,而睡前喝的水并不多,更要警惕肾脏病变。
2尿性状改变正常人的尿色是透明的浅黄色,如果喝水少或清晨第一次排尿,颜色稍深。如果尿色发红,或者尿中泡沫多,要注意去肾内科检查。
3水肿肾脏是人体代谢水的器官,肾不好,水就会蓄积。有的人早上起来发现眼皮浮肿,或者双脚、双腿浮肿,都要考虑肾脏的问题。
4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有了这些表现,除了看消化科,还要注意排除肾脏病。
5皮肤瘙痒终末期的肾病患者,由于体内的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由此刺激皮肤;另外,身体内积累的毒素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以上肾脏病变的信号有的发生在早期,有的已经是晚期的表现,所以,光靠症状来判断自己肾脏是否健康是不行的。一定要重视体检,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尿酸异常等疾病的高危人群。
八个信号说明肾脏病了
慢性肾病被人们称为“沉默的杀手”。尽管这样,肾病还是会露出马脚。常见的异常信号包括以下各种:
1、眼睑或下肢浮肿:肾脏会导致水电解质调节功能受损,引起体内水钠增多,水分常积聚在最疏松的组织或身体最低部位,如眼睑或下肢。
2、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肾病表现为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等,多是合并高血压所致,特别是年轻人出现不明原因血压升高应该警惕肾脏疾患。
3、泡沫尿:当尿中蛋白、尿糖增多可以出现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泡沫状,不易消失,应警惕蛋白尿;如果是泡沫较大,消失得非常快,应警惕是否尿糖升高。
4、尿量变化:正常人入睡后代谢缓慢,夜尿显著少于白天尿量,夜间应不排尿或仅排1次,夜尿量约为24小时总量的1/4~1/3,如果经常超过2次以上,夜尿多于白天尿量,可能预示肾功能不全。
5、尿液检查异常:常规尿液检查如果出现蛋白或潜血阳性,可能是无症状性蛋白尿或无症状性血尿,应及时做尿蛋白定量或尿位相镜检查。
6、合并其他疾病:许多疾病容易出现肾脏损害,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多囊肾,已经有这些疾病患者应定期做尿液检查。
7、贫血:中度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合并贫血,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往往是肾功能不全导致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因此,出现不明原因贫血,除了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外,应检查有无肾脏疾病。
8、食欲不振:早期尿毒症患者经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皮肤瘙痒等表现。因此,有这些症状,特别是合并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一定要查肾脏功能。
来源:甜甜的生活手札(wxtm01)、人民健康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