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茶叶如何保存、冲泡和饮用?
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茶叶后,如何让它发挥最大功效,也是一门学问。不同的茶,保存、冲泡、饮用的方法都各有讲究。
保存:茶叶最怕潮湿异味。保存的容器以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最佳;其次宜用铁听、木盒、竹盒等;塑料袋、纸盒最次。容器要干燥、洁净、不得有异味。盛好保存的茶叶,宜放在干燥通风处,不能放在潮湿、高温、不洁、曝晒的地方。这些地方不能有樟脑、药品、化妆品、香烟、洗涤用品等有强烈气味的物品。当年的新绿茶也可密封后放入冰箱冷冻室,能保存3—6个月。
冲泡:洗茶最多15秒。现在有些人喝茶喜欢洗茶,但是过度洗茶也不好。实验发现,绿茶冲洗两次其有效成分浸出率为70%多,红茶为60%多。也就是说,如果过度洗茶,营养物质就会大量流失。如果茶叶不得不洗,那么洗茶时间不要超过15秒。绿茶和白茶,最好不要洗。但有一种例外,对咖啡碱比较敏感的人,可以喝茶前洗一遍,因为其中的咖啡碱浸出比茶多酚快,快洗可以去掉部分咖啡碱。
饮用:每天12克最适合。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日饮茶12克左右,分3—4次冲泡是适宜的。吃油腻食物较多、烟酒量大的人可适当增加茶叶用量。孕妇和儿童、神经衰弱者、心动过速者,饮茶量应适当减少。随着功夫茶的流行,人们喝茶“越来越烫了”,这是非常不对的。人们喝茶本为保健,但喝烫茶会增加食道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得不偿失。饮茶最佳的温度应该是60度左右,不要超过70度。
此外,一天之中可在不同时间饮不同的茶: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绿茶,醒脑清心;上午喝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后喝杯普洱生茶,解困提神;晚上与朋友或家人团聚,泡上一壶普洱,别有一番情趣,也不至于影响睡眠。这种一日饮茶安排,大家不妨试一试。
五、冬季喝茶的九个禁忌
1.不要空腹饮茶:冬天肠胃调节功能本身就较夏天弱了许多,如果再空腹饮茶,肠胃就会立刻引起反应,加重它们的负担,导致肠胃功能彻底紊乱。
2.不要喝烫茶:天寒地冻,大家都会用滚烫的开水来泡茶,这样做也是很不对的。它不但会削弱茶本身的功效,而且还会刺激胃部和口腔黏膜,对身体不好。
3.不要喝浓茶:同理,浓茶由于含有大量的茶碱等物质,咖啡因使人上瘾中毒,会直接刺激我们的身体,造成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
4.不要喝冷茶:冷茶寒滞、聚痰。
5.忌冲泡次数多:茶中有害微量元素会在最后泡出。
6.忌冲泡过久:防止氧化、受细菌污染。
7.忌饭后马上饮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消化。
8.忌用茶水服药:茶中鞣酸会影响药效。
9.忌饮隔夜茶:茶水时间久会变质。
六、冬季可选择的一些药茶
冬天,自己找些药材和食材来泡泡茶,喝喝茶可以消积导滞、祛寒,还可以清清火锅后的热气哦
1.消积导滞茶
神曲茶:神曲1块,绿茶5克,开水冲泡后饮用。
山楂麦芽茶:山楂10克,麦芽6克,绿茶6克,开水冲泡后饮用。在1周内可饮用1-2次。
2.祛寒茶:
姜枣陈皮茶:生姜5片,大枣10枚,陈皮5克,绿茶5克,开水冲服。自觉受了寒,便可饮用,或出门回家后,可饮用。
桂枝杏仁陈皮茶:桂枝4克,杏仁5克,陈皮5克,生姜3片,大枣10枚,绿茶5克。开水冲服,受寒,鼻塞,咳嗽,可饮用。
紫苏茶:紫苏5克,白芷4克,绿茶5克。开水冲服,1周内可1-2次。
3.清热茶:
板蓝根射干茶:板蓝根6克,射干6克,绿茶5克。开水冲泡后饮用,用于喉咙炎症。
黄芪芦根牛蒡子茶:黄芪5克,芦根6克,牛蒡子5克,绿茶5克。用开水泡浸后饮用,1周内可饮1次。
菊花橄榄茶:菊花6克,橄榄2枚,茶叶6克。开水浸泡后饮用,1周内可饮1-2次。
4.萝卜茶:
白萝卜克,茶叶5克,食盐适量。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加少许食盐,再将茶叶用开水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日2次,不拘时限。白萝卜清热化痰,茶清肺热。久服有理气开胃,止咳化痰之功。
5.银耳茶: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取汁对入银耳汤中,拌匀服用。有滋养润肺,止咳化痰之功。
6.橘红茶:取橘红3~6克,先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食用,有润肺消炎,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咳嗽多痰,黏痰多者效果较好。
7.姜苏茶:生姜、苏叶各3克。先将生姜切丝,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具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效。适用于胃肠性感冒。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