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种下人生的希望

今日12时58分,

“芒种”至,仲夏始。

芒种15天,

一年中的阳中之阳,阳气鼎盛。

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芒种,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九個节气,夏季的第三個节气。

小满提醒农人准备收麦,芒种提醒农人赶紧种新谷,如北方忙种夏大豆、玉米、花生等,南方则忙着晚稻插秧,或种棉花。除了收获和种植外,不少农作物的管理也分毫闲不得。如棉花的防虫,南方则处于早稻追肥,中稻耘田追肥之时。

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丨小螳螂此时破壳而出。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二候,鹏始鸣丨伯劳鸟开始鸣叫,其声鹃鹃然。

三候,反舌无声丨反舌鸟因为感应到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古人说,螳螂不生出,这叫阴气灭息;伯劳鸟不叫,说明政令不行而奸邪逼人;反舌鸟还在叫,定有巧佞之人在君侧。

芒种养生

芒种时节,气温逐渐升高,天气转热,“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恼怒忧郁,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下面几种荤食和补品,具有“清补”的作用,您不妨参考一下。

1、鸭肉

炎炎夏日,在保持荤素合理搭配的基础上,夏季食用肉类的首选非鸭肉莫属。鸭肉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在容易上火的季节食用,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极强,凡是体内有湿热、虚火过重的人都适合吃鸭肉。

2、西洋参

酷暑盛夏,多汗会损耗人体阴津,伤阴则易生虚火,出现疲乏、倦怠、心烦意乱、舌红尿赤等症状,而西洋参性凉而补,能降火、生津液、除烦倦。每次取上1~2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非常方便。

3、泥鳅

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在这个时节,泥鳅肉质达到了最为肥美的时刻。因其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食品,故被称为“水中人参”。中医理论也认为,泥鳅有补中益气、解毒保肝、解渴醒酒、养颜等功能,同时,老年人常吃泥鳅还有助于抵抗衰老,强身健体。

4、鱼

这个时节正是大黄花鱼、小黄花鱼、鲐鱼、鲅鱼及三文鱼和多宝鱼的产卵期,因此,此时最适宜吃这几种鱼。

梅雨季防霉

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

——《五杂炬》

芒种期间,梅雨来时,梅子渐由青转黄。“梅雨”一词亦由此而来。关于芒种后的入梅时间,有两个主流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芒种后的第一个壬日开始入梅,至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出梅,再至小暑日断梅(一般出梅即断梅,这里作区分可能是按程度分,即入梅至出梅的这段时间的降雨量要高于出梅至断梅的这段时间)。按照这个说法,今年年入梅在6月8日,出梅在6月26日,断梅在7月6日。

第二种说法,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为出梅。按这个标准的话,今年入梅在6月12日,出梅在7月15日。

梅雨季来之前,要做好防霉准备。古人会将怕潮的皮毛衣物埋入干燥的灰堆,书籍则会在未梅雨前,晒得极燥,放些樟脑,密封入柜,以免因霉生虫蛀。

今人在衣柜中放点干燥剂就可以预防,对于那些塑料袋封存的衣被,如果不是真空的,建议撤下塑料袋,以免里面的湿气无散发之途。

家电建议不定时地开启一会儿,有助于排潮气。通风的方法是——把朝南或东南方向,即上风方向的门窗关闭,只开启下风方向的门窗,以减少水汽进入室内。

梅雨是自然气候,没有必要特别讨厌它,我们应该顺应它,做好防潮工作就好。如果梅雨季没有梅雨,名“空梅”,反而这个地区可能会发生干旱。

我们常常容易为暂时的收获自满,却忘了幸福往往从一颗种子开始。它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从萌芽到成长,经历风吹雨打、世间沧桑最后开出人生的花结下香甜的果。人生,总要有一点盼头,在这一刻种下。

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yf/5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