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每到换季的时候,感冒频发,小编就不幸中招了…很多人会因为感冒是一件小事而忽视它,症状轻点就对自己说多喝喝热水,症状稍严重点的就自己去药店买点感冒药吃。但是感冒药真的这么“安全”,可以随意吃吗?
南京27岁研究生小李(化名),近期一次感冒自行购买了几种感冒药服用,结果竟然导致肌肉溶解、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衰竭...
医院,数十名医护人员,动用了最先进的措施和设备,依然没能挽救回他的生命,从入院到去世仅7天!
经过医生仔细询问小李的病史和用药情况,终于真相大白。
医生表示:小李的死亡原因可能是与他吃的感冒药有关。原来,为了缓解症状,小李曾自行到药店买了各种常见感冒药。
因为一种感冒药退热效果不明显,且自己体重大,小李就多买了几种,加倍剂量吃了不少。
医生推测,小李可能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导致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肾衰竭。
小李的故事不是个例,这样的悲剧时有发生,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滥用感冒药!
含有这两种成分的
感冒药别乱吃
镇咳药——可待因!可待因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的镇咳成分,相较于其他镇咳成分,它临床疗效更好,所以经常用于不明原因的顽固性咳嗽、肺癌引发的咳嗽。
9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使用含可待因的感冒药药品。
此前,可待因的感冒药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而此次修改将年龄限制提高到了18岁。
为什么含可待因的药物儿童不能用?
因为可待因是一种“鸦片类药物”,有些成年人甚至因此会大量购买止咳药物,这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就更大。
另外,可待因还可能导致极度嗜睡、呼吸抑制、意识混乱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而未成年人的咳嗽大多是由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原因导致,顽固性的咳嗽比较少见,因此儿科临床上很少给儿童使用含可待因的止咳药物。
哪些常用药物含有可待因?
如果家长经常自行购药,请务必在购买时仔细查看说明书,一般含有可待因的药物都会明确标注。
但有些药物标注的是罂粟壳、复方樟脑酊等成分,这里面也可能含有可待因或类似成分。
???
附:国内含可待因药品一览表
氨基双氢可待因片
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
可待因桔梗片
阿司匹林可待因片
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
复方可待因溶液
复方可待因口服溶液
洛芬待因缓释片
磷酸可待因糖浆
磷酸可待因片
阿司待因片
氯芬待因片
氨酚待因片
可愈糖浆
酒石酸双氢可待因片
磷酸可待因缓释片
磷酸可待因注射液
磷酸可待因片
阿司可咖胶囊
愈酚伪麻待因口服溶液
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也称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为,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乃至死亡。
一般来说,成人一次摄入的对乙酰氨基酚不应超过mg,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宜低于6小时。每日摄入最大量不应超过mg,用于解热不应超过3天。
感冒药千万别加量
在治疗感冒这件事上,很多人都尝试过“加量服用”甚至是“多药并服”,这真是大错特错。
要知道,多吃点饭可以长得好,多吃点药可不会好的快!因为,市面上的感冒药,80%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以常见的“感冒灵颗粒”为例,一袋含对乙酰氨基酚mg。如果一次冲3-4包,一天吃3次,很容易就超过每日相对安全摄入量了。
另外,若是多种药混着吃,很有可能会超量用药,严重可以导致肝肾功能受损,甚至危及造血系统!
???
常见感冒药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
克感敏(毫克/片)
泰诺(毫克/片)
泰诺林(毫克/片)
散利痛(毫克/片)
必理通(毫克/片)
快克(毫克/片)
感通片(毫克/片)
维C银翘片(毫克/片)
感冒灵颗粒(毫克/袋)
日夜百服咛(日片毫克/片,夜片毫克/片)
白加黑(日片毫克/片,夜片毫克/片)
消炎药,不一定有效!
感冒嗓子发炎了?吃点阿莫西林吧,消炎的。咳嗽不止?吃点头孢吧,消炎的。
在中国,大多数人可能都是这样处理感冒的。
炎症本身并不是坏事,它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为了清除外来有害刺激或病原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大多数的消炎药,它只针对细菌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才有效。
而感冒初期多数是病毒感染,使用这些消炎药基本没有效果,反而有害健康!
那像一般的小感冒,这个药的量该怎么把握?
其实很简单,只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一般都不会超量。
生病吃药,这逻辑没毛病,可生病了乱吃药,吃错药就有问题了!
所以,感冒后千万不能自行乱吃药,更不能自行加量服用!感冒医院看看。
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大家谨记以上注意事项!
会游泳的猫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