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
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
使用含可待因的感冒药药品
公告要求,对含可待因感冒药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将“禁忌症”及“儿童用药”中相关内容均修订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本品”。
此前,国家药监局已明确规定,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药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此次修改将年龄限制提高到了18岁。
/可待因成分长期滥用可成瘾/
吗啡大家都听说过,是毒品,而可待因和吗啡是「兄弟」,都是从罂粟壳里提取出来的。
长期滥用可待因,可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不恰当地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极度嗜睡、意识混乱、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
除了明确标注了可待因成分的药品外,还有一些标注了罂粟壳、复方樟脑酊等成分的药品,也含有可待因、吗啡的类似成分,有类似副作用。
含有这类成分的止咳药物品种繁多,成分复杂,我们进行简单的列举,帮助大家辨别。
图片来源:丁香妈妈设计团队
除了国内的药品,海淘药品也不可掉以轻心,就像之前备受推崇的面包超人,也曾经含有这个成分。虽然日本官方发文更改了配方,也不排除部分代购手里有之前的存货,所以不可大意。
\这种成分也需警惕\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警告,非那根(异丙嗪)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禁止作为镇咳药物来使用。
异丙嗪副作用较大,可能导致两岁以下的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异丙嗪属于西药成分,但是它却经常被混在中成止咳药物中来使用,最常见的有:
伤风止咳糖浆
复方桔梗枇杷糖浆
含有这个成分的药物还有很多,不只是止咳药,在给孩子吃药的时候多留心看看成分表。
\2岁以下婴幼儿最好用化痰药物\
现在儿科临床上很少给儿童使用含可待因的止咳药物。而且很多时候,孩子咳嗽并不需要用药。咳嗽和发烧、打喷嚏等很多生理反射一样,都是身体的一个保护性动作。
医生建议,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要使用任何中枢性止咳镇咳药物。如果担心宝宝难受,可以用叩背、吸痰、雾化等物理方式来缓解。
2岁以上的儿童,如果咳嗽时间过长、严重影响到生活,比如无法入睡、不能吃饭,那可以使用一些稀释、溶解粘液的化痰药,帮助痰液的排出。
医生还提醒,儿童感冒应该使用单一成分的感冒药,避免复合型感冒药,以免和其他药物叠加使用,造成重复用药。
4岁以下的婴幼儿
不推荐复合型成分感冒药
4岁以上的儿童
应遵循医生嘱咐,服用合理的剂量
常见感冒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克感敏(毫克/片)
泰诺(毫克/片)
泰诺林(毫克/片)
散利痛(毫克/片)
必理通(毫克/片)
快克(毫克/片)
感通片(毫克/片)
维C银翘片(毫克/片)
感冒灵颗粒(毫克/袋)
日夜百服咛(日片毫克/片,夜片毫克/片)
白加黑(日片毫克/片,夜片毫克/片)
近期被国家药监局列入“黑名单”的儿科药品丹参注射剂:被要求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修订,被禁止用于新生儿、婴幼儿。
双黄连注射液:对双黄连注射剂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禁止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使用该产品。
艾畅和吗丁啉:注销多潘立酮混悬液等5个药品注册批准证明文件,其中就包括儿童常用药“艾畅”、小儿版“吗丁啉”。
柴胡注射液:要求柴胡注射液更改说明书,在禁忌项下,须列出“儿童禁用”。
匹多莫德制剂:在说明书中,增加"3岁以下儿童禁用"的禁忌。
注射用赖氨匹林:指出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用药后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说了这么多
小编提醒各位家长
家里的小朋友生病
最好选择及时就医
按医嘱吃药
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