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被遮蔽的李时珍

在没去鄂东之前,它所给予我唯一印象就是初中做的无休无止的《黄冈密卷》。到武昌读师范后,一些来自的鄂东同学说家乡真是人才辈出,足以列出一个个长长的名单,随便说几个都是霸气侧漏。且不说浠水闻一多,也不提红安那些将星,一代大儒熊十力就足以让常让“本地人杰地灵”挂在嘴边的人失色不少。

近一个世纪以来,从鄂东走出的精英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受到了相匹配的礼遇。此次实地探访了黄州东坡赤壁、浠水闻一多纪念馆、蕲春李时珍纪念馆,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还没有很好的重视李时珍伟大成就及其卓越价值,他的光辉已经被遮蔽了一些时间。

李时珍生活的明代宗教神学猖獗一时,方士道人备受尊宠,医家药师横遭歧视。人人都希望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其父李言闻也是一样,把希望寄托在李时珍身上,可他一连几次考试都未中举。不过,出生于医药世家的他,从小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凭借家学渊源,苦读医书,日后悬壶济世也能成为一位名噪一时的中医。

明世宗嘉靖十二年蕲州发生特大水灾引发瘟疫,面对流离失所病饿缠身的乡亲,年纪轻轻的李时珍与父亲主动走出医馆“玄妙观”到大街上为百姓诊治,“千里药于门,立活不取值”,这在当时知识分子以术自大以清谈为高明互不买账的氛围下无异于怪诞行径。

如果说济世救人的慈悲情怀是一个优秀医生必备情怀,那么让李时珍由一代名医继而成为著名医药学家,更在于他从自幼修习儒家学说中汲取了重要的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认识论——格物致知。

程朱理学在宋代兴起后,对“格物”有过几种阐述,但几乎都与朱熹“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字知,在及物而穷其理也”大同小异。也就是说,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通过究其事物之理,增加自身认识,不迷信,不盲从。

在诊治病人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医生根据医书上记载的某些药材药效用药后对病人产生反作用的痛苦场景。后来走出蕲州到了武昌楚王医院阅读到了大量皇家珍藏医书,再结合自己平日诊治病人、采集药材实际经验,发现医书上对药材药性药效记录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例如黄精是大补之药,而钩吻有剧毒,书上却说黄精就是钩吻。每每读到这样的记录,他脊背发凉,患者生死也许就在医生用药上。

作为一名年轻医生,对于医书记录错误敢于提出来,在一个讲究品级和学术谱系的时代,已经勇气可嘉了。更为难得是,他不仅停留在质疑上,更是要通过究其事物之理,决心建立科学的医学知识体系,继而彻底从药物生长、药性、药效等根源问题上进行纠正。

从34岁左右开始,李时珍着手编著《本草纲目》。亲历躬行27年,终于完成初稿,又经过10年的修改、校对,终于在年(61岁)写成万字皇皇巨著《本草纲目》。

在编著过程中,贯穿始终是他的实事求是精神。

首先,亲历躬行。穿草鞋,背药篓,翻山越岭,访医采药,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以及栖霞山、茅山等大山名川,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

其次,知行合一。他亲验药性尝遍百草,去田林捕毒蝎,试水银是否真的能延年益寿,到猎户家饮虎骨酒体验其药性,进矿洞寻找防止采矿中毒的办法。

还有,精益求精。他参阅各种书籍多种,引用前辈医学家的已有著述,必在书中注明“某某曰”。对于前辈医学家重要论断批判继承,例如《神农本草经》中关于“云实”的记载“多食令人见鬼而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他指出“云实花既能令人见鬼发狂,岂有久服轻身之理,此古书之讹也。”还对前辈医书中药理药效尚不准确,或虽有传闻而未及验证或无从考证者,均列入附录或明言以待考证,如《玳瑁·附录》记载:“姑附于此,以侯博识。”这样的例子在书中随处可见。

再者,积极创新。《本草纲目》中新增了种有效药物,既有土茯苓、淡竹叶等本土常用药物,也包括了曼陀罗樟脑等域外的药物,丰富了药物品种。同时,李时珍还发现了许多药物新用途。如我们在药店常见的三七,就是经他研究发现三七根“甘微苦,温,无毒”,“止血散血定痛,金丸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虎蛇咬伤诸病”。”将其增列《本草纲目》后,三七的应用才被历代医药学家所重视。

在药物炮制方面,李时珍不仅系统归纳了炮制的方法,还对前人的炮制法进行了修订,增加了许多新的炮制方法。比如,收集药方个,其中收载62种毒药的炮制方法中,有30种毒药的炮制工艺是其发明创造的。凡发现前人所记炮制方法有错误的,都是经过亲自实践验证后才加以修正记录在册。

在对书中种药物的分类上,李时珍废除了沿袭近两千年的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以部为纲、以药为目,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精密。他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其下又再分若干类目,共计分为16部、60类,并将每种药物气味、主治详记附方,精心绘制药图,创建了药学史上新的科学体系,奠定了世界上影响最大、最早创造植物分类法,考订详细的药物学著作地位。

《本草纲目》问世以来,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让其成为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本草学的全面总结。不仅如此,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书中还出现了进化论思想,例如它关于动物的分类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顺序排列的,确实是一部经过时间淘洗的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

我这些关于《本草纲目》的赘述,根本不及达尔文说的简洁有力,他说“《本草纲目》是东方医药巨典、中国古代百科全书、人类绿色圣经”。

这样一位了不起的蕲州先贤楚地英才,在5月26日就要迎来诞辰周年了。

5月5日,离我省将要举行的大型纪念活动只有21天了,蕲州城和李时珍纪念馆还在紧张装修整治中。当大巴车开到离纪念馆还有几公里路途时遇到前面修桥,当地老百姓说馆内没什么看头建议我们掉头回黄州吃晚饭。此次就是专程驱车几百公里来拜谒这位先贤表达敬意的,岂能止步不前?一行44人下车踩着泥泞土路,穿行在呼啸而来的重载汽车车流里,扑面而来是浓浓灰尘,心不可谓不诚。沿途施工人员诧异的望着这群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人群,估计想法也是纪念馆有什么看头哦。

我们边躲避着大卡车边捂着鼻子欣赏着纪念馆前群山环绕的大湖泊,纷纷感叹真有大理苍山洱海的味道。怎么突然想起在湖中架一道卧波桥,破坏了湖泊整体性。若能把湖泊连为一体,把四周山体下民居、道路、湖堤加以整修,借重山水和谐之美与李时珍之名,人文内涵上绝不会逊色于苍山洱海。

进入纪念馆,虽是一个乱糟糟的装修工地,但还能清晰看出馆内以前布局陈设,太简单寒酸了,怎么对得起李时珍,大家只摇头。仔细看了装修后的效果图,相较以前大气了一些,不知道以后内容陈设上会不会更系统更充实。施工人员说,要不是因为26日举办纪念活动,估计也不会修缮,您们看只有21天了,现在天天催着我们加班加点,工程量依然很大。

便于尽可能更多了解李时珍,我们还是请了馆内专职讲解员讲解。此处是他的家乡和长眠之地,这里的人对他应该是无比自豪如数家珍道来的。这位专职讲解员操着一口比较浓的当地口音普通话,带着我们穿行在水泥砂浆装修板材之间,不到五六分钟就把我们从大门口引到了李时珍墓地,在墓地略微讲了一点碑文上已有的内容。我们向她提了几个问题,见她模棱两可,也就不好再去追问了。

返回大门时,觉得以后可能不会再来此地,这次来了又知之甚少,只好自己慢慢细看墙上碑刻和一些还没有被装修板材遮住的中医药介绍。碑刻中竟然有十几块刻录的是当年修建李时珍纪念馆各地中医药管理局和药厂捐建该馆的功德碑。一个喊出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泱泱楚地,当年竟然连为这位了不起的李时珍建立一个像模像样的纪念馆的资金都拿不出手。

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1月4日在广东罗浮山参观葛洪博物馆时,问讲解员这个博物馆是什么时候建设的,说是屠呦呦获得诺奖后的才开始利用原有房产装修建设的,年9月4正式开馆。如果不把诺奖不颁发给屠呦呦,我们会不会这么热情的







































白癜风症状有哪些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yf/2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