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樟脑丸,各家各户都很熟悉,但是樟脑(科樟属植物樟的根、干、枝、叶经蒸馏精制而成的颗粒状物)这味中药,怕是很少被人注意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樟脑作为中药是怎么用的吧!
注:樟脑丸分天然樟脑丸和合成樟脑丸两种,天然樟脑丸即是中药樟脑。
樟脑,辛,热,有毒。外用除湿杀虫,散肿止痛;内服开窍辟秽。
据诸家本草记载,可用于疥癣疮痒,跌扑损伤,瘀滞肿痛,中恶卒倒,或热病神识昏迷等症。笔者于临床上运用本药,积累了点滴经验,兹介绍如下。
1褥疮
长期卧床不起者,受压的背脊、尾骶等处气血失于流通,不能营养肌肤,引起局部坏死,如不及时治疗与护理,则患处感染而腐溃难愈。
采用樟脑、硇砂各2克,未溃者以75%酒精毫升,配制成酊剂外擦患处;已溃者以黄连素软膏50克,配制成膏剂外涂。
樟脑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硇砂有使创面去腐干燥的作用,两药配伍,相得益彰。
2肛门湿疹
湿热下注魄门,蕴阻于肛周皮肤,或痔、瘘、息肉痔等粘液分泌刺激肛周皮肤,产生肛门湿疹,患者肛周瘙痒、潮湿。
取樟脑2克、明矾2克、芒硝20克,以开水ml冲化后坐浴,收效迅捷。
本法用于炎性外痔、血栓外痔、内痔嵌顿等效果亦佳。
樟脑辛香走窜、散肿化浊,再伍以燥湿止痒之明矾,解毒行瘀之芒硝,采用坐浴法,使药力直达病所,湿热清泄,瘙痒遂止。
3足癣感染
水泡型、糜烂型足癣,继发感染形成脓疱,创面扩大,渗液奇痒,灼热疼痛,缠绵难愈。
采用樟脑3克与豆腐2块同捣外敷。
樟脑除湿解毒杀虫,豆腐清热散血利水,可奏止痒定痛、收敛渗液之效。本法用于下肢皮肤湿毒疾患引起的渗液淋漓,往往外敷二三次即可获效。
4痹症
腠理空疏,卫阳不固,风寒湿三邪乘虚侵袭,流注经络,以致气血不和,闭塞不通而形成痹症。根据风寒湿邪气的轻重及临床症状的异别,一般分为行痹、痛痹、着痹。
笔者自拟樟桂散,以樟脑、肉桂、丁香、细辛各等分研极细末,掺膏药内贴关节痛处,用量每张膏药约1克,其祛风逐寒、镇定疼痛作用甚为显著。
若配合内服药及针灸治疗,则其效更著。
5蛲虫病
蛲虫虽系小恙,但引起夜间肛门瘙痒,影响睡眠,且可引起头昏失眠、肢倦乏力及肛门直肠疾患,故甚为苦恼。
采用樟脑1克、黑白丑3克、槟榔6克,共研细末,入睡时取开水ml冲和,待水温降至30℃左右时,以注射器抽吸,通过肛管注入肛内。一般3~5次即可获瘳。
樟脑为辛热有毒之品,外用及保留灌肠时,剂量宜控制在每次2克以下,以免量大偾事。使用本药尚需审证明了,如为火热症,孟浪轻投有火上加油之险。
来源:全民健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