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有容
编辑:hannah
很多年以前,我第一次在书上读到“鳄梨”这名字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一种非常大、果皮鳞片状的梨子。书上说果肉很细腻,那口感比普通梨子应该好得多,也许是库尔勒香梨那样的吧?上大学以后,我在图书馆看到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赫然发现鳄梨居然是樟科的!于是想象中的梨子味变成了桂皮味、姜味甚至樟脑味——怎么会有人喜欢这么猎奇的味道?
鳄梨,亭亭如盖的樟科乔木。图片:tgrauros/flickr
吃下的第一枚鳄梨推翻了我对樟科的刻板印象,游离氨基酸带来的鲜味之后,是大量脂肪在舌尖融解的丰腴质感。如果不是有一股植物特有的清香,我简直以为自己是吃下了一坨黄油。此时我才想起了鳄梨有个别名,那个我一直认为太俗而不屑使用的别名:牛油果,butterpear。
鳄梨,就是牛油果呀。图片:pixnio
雌雄异熟的牛油果
从今天的牛油果主要生产国排名上,我们依稀能看出殖民活动的足迹——年,产量最高的依次是原产地墨西哥、多米尼加共和国、哥伦比亚、秘鲁,然后是东南亚的印尼和非洲的肯尼亚,都曾是殖民地。牛油果的原产地是中美洲,西班牙入侵者把它带到了世界上其他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南方省份(譬如两广、海南、云南、四川)也有少量种植,但产量似乎尚不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至少北方市面上见到的牛油果都是舶来品。
产量排名第七位的是美国,美国同时也是牛油果的最大消费国,它需要从南边的邻居进口。图片:MaxPixel
牛油果是雌雄异熟的,也就是说同一朵花的雌蕊和雄蕊成熟时间不一样。它的雌雄异熟有两种类型,构成了AB两个品种群:A型是第一天早上开花时雌性成熟,最晚当天下午闭合,次日下午再开时雄性成熟;B型是第一天下午开花时雌性成熟,然后闭合,次日早晨再开时雄性成熟。这是一种避免自交的机制。因为这种特性,牛油果的生产非常依赖传粉昆虫——主要是蝇类和小型的蜂。
蜜蜂为雌花传粉。图片:AndrewMandemaker/wikimedia
雄花成熟了。图片:B.navez/wikimedia
和其他樟科植物类似,牛油果的花很小,直径不到1cm——相比之下果实就太大了。所以牛油果的结实率很低,而且果实生长需要将近半年的时间。这半年里,绝大多数时候牛油果都在努力用水分和养料撑大果实;直到最后短短的几天,原本坚硬的中果皮被迅速转化为柔软顺滑的油脂状,外果皮也由绿色变成黑褐色,标志着果实的成熟——然后就“PIAJI”掉地上摔烂了。
身为水果,富含脂肪
成熟的牛油果是完全无法长途运输的,好在这种水果有“后熟作用”,也就是说生果子摘下来如果条件合适还能变熟。生牛油果采摘后,通常会像香蕉一样,保存在3.3~5.6°C的冷库里运输到销售地,然后在室温下用乙烯催熟出售。购买牛油果时,如果想马上吃就买黑褐色质地软的;如果想放一阵或送人,则不妨买绿色质硬的。
生牛油果在家里放熟,时间可能长达一周或更久,如果有机械损伤还会在这段时间内烂掉。要是想让它们熟得快一点,可以和成熟的苹果、香蕉放在一起,让后者产生的乙烯加速牛油果成熟。亲测有效。
能够“后熟”对牛油果的商品化非常重要。图片:wimp.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物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