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细中药材是指来源不易,经济价值高,稀少而名贵,需特殊保管的品种。这类中药材主要有:人参、鹿茸、麝香、犀角、羚羊角、海龙、海马、狗宝、熊胆、猴枣、燕窝、牛黄、冬虫夏草、哈士蟆油、西红花、珍珠等。
西贵中药材大多数是植物类、动物类,少数是菌藻类(如冬虫夏草)。由于自然属性不同,在储存中,受自然因素影响后,会发生各种变异。因此,在入库时,除对品种真伪、规格等进行检查外,在保管上应放在专用库房内储存,并有专人负责。
人参是珍贵的中药材,品种、规格、等级比较多,如人工栽培的园参和天然生长的野山参,生晒参、红参、糖参等。干燥的参体带有芦头(有的去芦)、参须和支根,极易折断。因此,包装的要求较高。一般用木盒、铁盒包装,每盒为0.5~4kg,大件的用木箱,每箱15~25kg。为防止震动断枝损坏,箱内四周衬以白纸或用棉花塞紧。由产地发运的人参,往往进行“打潮”,入库后应散潮适度后,密闭储存。
一、人参质量变异及原因
1.发霉
人参含有皂甙等多种成分,加工品还含有蔗糖等成分,在储存中有较强的吸湿性。温度30℃,相对湿度70%以上,含水量超过15%时,吸湿后的参体返软,严重时可引起发霉,糖参及参须更易霉变。
储存环境的温湿度变化,可影响人参的外观质量。储存环境过于干燥或吸潮剂使用过量,参体水分散失的太多,不仅减重,而且容易折断。参体吸潮后,参体表面产生糖的晶粒或局部结块。严重的变成黑色斑点。人参的含水量以12~15%为宜,在储存中切忌忽潮忽干。
2.变味
人参因具有吸湿性能,吸潮后呈柔润状而发粘,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人参中的糖等成分酶解,并生成酒精、有机酸等产物,故可出现酒味或酸味。这种变味是人参的败坏现象。人参长久与空气接触,颜色变黄变暗。
3.虫蛀
人参极易生虫,一般红参、山参生虫的部位在主根上部及芦头处,整把的参须,易在扎把或粗壮的部位生虫,生虫的季节主要在夏秋两季。
二、人参的保管养护
1.密封
先将木箱糊严(不得漏气),在箱底横放一根多孔的细竹筒,筒内放适量脱脂棉,筒口对准预先在箱侧开好的小孔,然后将符合安全水分的人参依次放入箱内密封。密封后,以70%乙醇或65%的白酒,每50kg人参用酒精ml,从箱孔注入预先埋入的竹筒洞内,然后密封箱体小孔,置阴凉干燥处储存。这样即可防霉,又可防虫,并能保持原有色泽和重量。
但须注意酒精不能用高醇酒精或无水酒精,用量不要过多,以避免损害人参质量。如果用敞口坛盛装,按上述方法将人参与酒精同储,外加密封,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2.气调养护
在养护季节,可用充氮降氧法进行气调养护。氧含量2%以下有效地杀灭危害的仓虫,10%以下可做常规性养护。如人参虫害严重,兼有发霉,不可用磷化铝、溴甲烷、环氧乙烷等熏蒸,可用快速气调降氧或氮气熏蒸处理,效果不错。
3.吸潮
为了防止人参吸潮,可置于大缸内放无水氯化钙或生石灰吸潮。但不能用樟脑、冰片、薄荷脑、花椒等同储对抗,以防参体沾染异味。
如遇糖参返潮,可用温开水将浮糖泡去后,再浸一次糖汁,并快速烘干至安全含水量。如红参久储色变暗,可用浓茶水,吸毛刷刷洗二次,在日光下晒干,可提高色泽,切忌硫磺熏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