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集锦硫酸我知道,磺酸是个啥

白癜风早期治愈方法 http://pf.39.net/bdfyy/

化学冷知识集锦

机智的翻译家

苯酚(phenol)是一种有机物。

它具有一定的酸性,所以在英语中有一个别名,叫carbolicacid,意思是“碳的酸”。在翻译这个词儿的时候,人们发现中文“碳酸”已经被真正的碳酸(carbonicacid,H2CO3)用掉了,于是把“碳”字拆开,于是苯酚有了一个中文别名:“石炭酸”。

还有一个类似的,硫酸是硫(sulfur)元素最常见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2SO4,英文sulfuricacid。而另外有一类酸叫sulfonicacid,它们也是含硫的,中文采用“硫磺”的“磺”字,翻译为“磺酸”。

朱元璋与化学元素

在中国,很多化学物质的命名要感谢朱元璋。

朱元璋给后代规定了一套独特的命名方式:其中一条就是,最后一个字必须以钅木氵(水)火土之一为偏旁。

开始起名还比较容易。后来字用完了,就只能硬造,于是就有了,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镕基(?)........朱孟烷、朱悦烯、朱颙炔、朱厚烃........朱安汞。

这些字后来都进了化学书,巧妙的解决了化学名称汉化的问题。

讽喻

当伟大的物理学家泡利的妻子离他而去,嫁了个化学家的时候,他吃惊得无法置信,对一位朋友说:“要是她嫁了个斗牛士,我倒还能理解,可是,嫁了个化学家。”

我想卢瑟福是能理解这种心情的,他曾经说过:“科学,要么是物理学,要么就是集邮。”结果,卢瑟福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巧合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的中和热为57.3kJ·mol-1,而1弧度对应的角度也是这个数。

多么痛的领悟

去别人实验室,你可以不带口罩,不穿实验服,甚至不带手套,但一定记得要把外套拉好扣好。衣服下摆刮倒的东西可能是别人一个月的工作量。

名实相副

苦味酸,没错,就是那个威力是TNT%的那款炸药。

知道为什么叫苦味酸么?

因为它巨巨巨巨巨巨巨巨巨苦。

我被巨苦的哭出来过。

烷烯炔=完稀缺?!

羟、羧、羰、烃的字形和读音都是官能团中元素的一半组合而成(羧有些不同,右边是酸而不是元素,读音也略有不同)。烷、烯、炔则是表示氢原子数的完、稀、缺。

异域三则

1

年美国的发明家好年先生(CharlesGoodyear)偶然间发现天然橡胶和硫磺可以发生神奇的反应,得到一种加热也不会融化的材料,也就是硫化交联的橡胶。后来为了纪念他,美国有一家有名的橡胶轮胎公司就叫做"固特异"。

汽车如果高速行驶,作用在轮胎上的作用力的频率将会很高。由于高分子的构象调整跟不上外力作用的速率,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将升高至接近或高于室温。换句话说就是本来应该在室温下保持弹性的橡胶轮胎将会变得刚硬,失去弹性变得像塑料一样,那可不就容易爆胎了嘛。

2

年,巴塞尔大学的舍恩拜因,据说是在厨房做实验时打翻了东西,拿妻子的围裙随手一擦,又随手把洗净的围裙往火边一扔打算烤干...然后围裙就自燃了。于是他最后发现了硝酸纤维素,也就是火棉,可用于制造炸药。

后来一位业余化学爱好者,美国的海厄特(Hyatt)为了找到一种象牙的替代品材料,往硝酸纤维素里加入了樟脑。樟脑的增塑作用使得得到的材料韧性好,还可以热塑加工。这是我们历史上第一种塑料,大名鼎鼎的赛璐珞。

还记得昆汀的电影[无耻混蛋]里犹太出身的女主预谋炸死来她的电影院观看首映的纳粹军官嘛,她就是计划把一堆电影胶片点燃。没错,那时的胶片就是赛璐珞的材料制成,硝酸纤维素毕竟也是炸药...电影胶片放映时摩擦起火时有发生。

3

据说在日本有一个留学生,因为语言障碍等等的原因,没有听清导师的要求而加了太多催化剂制造出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高分子化合物,那坨化合物一直被当作垃圾和失败的例子堆在墙角。一个来访的教授看到这种即像塑料又有金属光泽的东西,十分感兴趣就拿去研究。受此启发,发现了往聚乙炔中加入微量碘之后其导电性一下子upup!

后来的后来那位日本教授白川英树和两位美国的教授艾伦(AlanJ.Heeger)(AlanG.MacDiarmid)共享了诺贝尔奖,原因就是因为创造性的发现了导电聚合物以及对其作出了一定原理解释。

文章内容、图片整理自网络,侵删

编辑_守瓜

传播安全文化

弘扬安全理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gx/73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