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一份快活自持

年前,

西汉贵族热衷于将蜀锦带入陵墓——不时尚,不瞑目;

年前,

北宋商人专注于用交子互惠双赢——无创新,无便利。

成都天然滋润,因永无休止的涌动潮气,霓裳漫天,彩妆遍地。水晶表面映出一城亮丽,轻歌曼舞,纸醉金迷。新潮与心潮,荡漾出锦江的华彩涟漪。

无富庶,无时尚;无闲适,无创意。国际风范、邻家碧玉、古风汉服、酷炫鲜衣,一切皆可蕴含,无处不有惊喜。有容乃大,无问中西。

每天向往新奇的潮人天然有趣,时刻拥抱崭新的城市不会老去。人间的愉快惬意,莫过于身处时尚成都。放浪形骸,快活自在,乐此不疲。

·

·

·

点击进入“乐此不疲的成都·时尚篇”↓

I..

年尾,我从上海回到成都,参加了由康泰纳仕中国旗下时尚产业媒体VogueBusinessinChina在成都举办的发布会。

VogueBusinessinChina在成都发布《新时尚之都指数报告》。报告显示,成都位居第一。从何时开始,成都成为中国时尚城市中闪耀且极具个性的城市呢?

●年11月,全球工业设计界一座重量级的地标——iF成都设计中心,落地成都高新区菁蓉汇。图源/iF成都设计中心

大约十五六年前,当我在成都从事一本青年潮流杂志编辑工作的时候,我们的时尚资讯几乎都是二手的。

彼时,我供职的潮流杂志公司大本营在广州。因此,编辑们汲取时尚潮流资讯的地点大都在香港。那些年,我往返于香港、广州和成都之间,那些写进我人生经历和出版著作中的很多关于时装的认知和感受,都和那些年代的编辑生涯,甚至是香港这座城市相关。

现在回想起来:在城市中游走,汲取灵感,一直伴随着我,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即便是后来去到北欧留学、英国工作,我对于挖掘城市文化、潮流、肌理,探索时尚与创意火花,一直孜孜不倦,由青年到中年。

●位于玉林的院子文化创意园。图源/院子文化创意园

说回那个年代的城市时尚。记忆中,我当年真的需要抱着我们的杂志去到一家又一家的潮流店铺,还有大型时尚百货公司,甚至是与奢侈品品牌在成都的代表见面,和他们讲解这本杂志对于时尚和潮流的呈现方式是如何的,我们会以一种别样的眼光和拍摄手法去表达时尚以及成都对于时尚的态度和看法——时日如飞,后来一想,那一段经历如此美好,它几乎让我见证和经历了成都时尚触觉的起飞。

为什么这样说?在我和当地潮人、时尚达人、时尚买手、百货零售从业者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成都人对于时尚资讯的敏锐度、接纳度如此之高,亦全情拥抱崭新观念与态度,并以一种乐天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时尚景观,不啻为一种“成都精神”!

不管是穿衣打扮,还是对于欧美前沿资讯的消化与再创造,都显示了成都的一种独特城市性格,和北京、上海、广州都不同,让人玩味。

II..

当年,成都第一家LouisVuitton专营店开业的时候,成都女诗人翟永明、作家翟頔在开业活动上纵情谈论巴黎式的艺术感,烂漫与休闲的城市氛围。

我想起有一次和翟頔说到巴黎和成都的相似,正如她在多年前的一篇散文里感叹的:

成都的悠闲,对于生活滋味和享乐性的追索和巴黎式的“hedonism”(意即:享乐主义)不谋而合,而成都骨子里的一种去阶层化,全民娱乐的调式,减低了时尚奢侈行业也许是天生自带的一种“疏远”感与“束之高阁”的特点。

时尚,在成都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消费,甚至是一种谈资,它一旦被吸纳进入成都的都市文化中,就变得和这座城市一样,吐露着一份快活自持且悠然自得的氛围。

●五岔子大桥,全国首座“莫比乌斯环”式异形拱桥,实用与审美兼具的打卡胜地新秀。图源/夏战战

年尾,当我坐在成都博舍,和时任VogueBusinessinChina编辑总监的包益民(亚洲知名创意设计师,华人创意教父。国际著名杂志《Wallpaper》在年评选他为为亚洲的创意产业经济带来卓越贡献的杰出人士之一。年,他成为史上首位获邀担任戛纳广告设计展评审的华人。目前,他已不再担任VogueBusinessinChina编辑总监一职)聊成都的时尚景观。我问包益民:“你们为何选择成都?”

他说:“在过去的十年间,绝大多数的时尚品牌都已经攻下了‘北上广深’四个消费力大城市,为了做好下一步的扩张,则必须真正了解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稠密、文化多元的广大市场。”

VogueBusinessinChina将年的时尚报告聚焦于“北上广深”以外的城市,以帮助品牌们进一步了解下一梯队、同样拥有强劲消费实力及时尚潜力的城市。

“成都,无疑在时尚领域的表现极其强劲,引人注目,不仅仅是消费力市场,还有生活方式,态度与创造力,都吸引到更多世界奢侈品牌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gx/10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