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生活中有很多很让人意外的知识。化学知识冷起来,简直不要不要的!
1机智的翻译家苯酚(phenol)是一种有机物。
它具有一定的酸性,所以在英语中有一个别名,叫carbolicacid,意思是“碳的酸”。在翻译这个词儿的时候,人们发现中文“碳酸”已经被真正的碳酸(carbonicacid,H2CO3)用掉了,于是把“碳”字拆开,于是苯酚有了一个中文别名:“石炭酸”。
还有一个类似的,硫酸是硫(sulfur)元素最常见的含氧酸,化学式为H2SO4,英文sulfuricacid。而另外有一类酸叫sulfonicacid,它们也是含硫的,中文采用“硫磺”的“磺”字,翻译为“磺酸”。
2朱元璋与化学元素在中国,很多化学物质的命名要感谢朱元璋。
朱元璋给后代规定了一套独特的命名方式:其中一条就是,最后一个字必须以钅木氵(水)火土之一为偏旁。
开始起名还比较容易。后来字用完了,就只能硬造,于是就有了,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镕基(?)........朱孟烷、朱悦烯、朱颙炔、朱厚烃........朱安汞。
这些字后来都进了化学书,巧妙的解决了化学名称汉化的问题。
朱元璋定下许多化学元素的名称!
3讽喻当伟大的物理学家泡利的妻子离他而去,嫁了个化学家的时候,他吃惊得无法置信,对一位朋友说:“要是她嫁了个斗牛士,我倒还能理解,可是,嫁了个化学家。”
我想卢瑟福是能理解这种心情的,他曾经说过:“科学,要么是物理学,要么就是集邮。”结果,卢瑟福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4巧合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的中和热为57.3kJ·mol-1,而1弧度对应的角度也是这个数。
5多么痛的领悟去别人实验室,你可以不带口罩,不穿实验服,甚至不带手套,但一定记得要把外套拉好扣好。衣服下摆刮倒的东西可能是别人一个月的工作量。
6那些年,我尝过的溶液HCl
稀:比较酸,感觉嘴里滑溜溜的,典型的呕吐物感,微辣。
浓:极度的酸,吐掉以后回味苦,然后整个嘴里发凉,10分钟后好转。
H2SO4
稀:淡淡的酸味,回味感觉油腻,微热,甜,无任何不适感。
较浓的(40%左右的):超烫,感觉喝烫稀饭了,然后微甜感和痛感并存,持续2天才退(98%的纯正浓硫酸不敢喝)。
HNO3
稀:先是苦,然后整条舌头麻了,然后痛,起了白斑,持续疼痛,3-4天后消退,同时嘴里感觉大吸了一口汽车尾气。
浓:不敢喝(猜测是浓硫酸的加强版)。
NaOH
稀:基本上同浓的Na2CO3(我尝过,咸的),多一些辣感(对蛋白质腐蚀性强的都会有辣感)。
浓:含在嘴里十分的辣(可能是已经反应起来了)然后舌头烧坏,呈黄色,肉腐烂,1个月不能说话,口里有赤痛感而且舌头麻木有辛辣感半年后出院,说话变得不准,味觉几乎消失,嘴部留下疤痕(这东西对蛋白质的反应不是闹着玩的……)。
CuSO4
一开始没味道,吐出后回味淡淡的苦涩(我的确尝过)。
BaCl2
极苦咸,大约相当于MgCl2的加强版
CCl4
这个最恐怖了,整个嘴里感到烧塑料的味道,极浓郁,吐掉以后出现说不出的怪异甜味,直感觉全身松软(的确,闻起来还可以,尝起来就郁闷了)。
Na2O2
一般的咸(Na盐基本都这个味道)。
无水酒精
嘴里完全没味道,之后花露水的味道在鼻子里挥之不去。
FeCl3
凉,然后酸,与硬币放嘴里感觉差不多(Fe盐都这味道)。
AgNO3
没味道。。。
稀Br2水溶液
极其浓重味道,感觉像汽车尾气与松节油混合的味(只能如此形容)
Hg(NO3)2
很淡的味道,有点像味精和醋混合了。
H2O2
特辣,赶紧吐了,之后就没什么事情了。
7名实相副苦味酸,没错,就是那个威力是TNT%的那款炸药
知道为什么叫苦味酸么?
因为它巨巨巨巨巨巨巨巨巨苦。
我被巨苦的哭出来过。
8烷烯炔=完稀缺?!羟、羧、羰、烃的字形和读音都是官能团中元素的一半组合而成(羧有些不同,右边是酸而不是元素,读音也略有不同)。烷、烯、炔则是表示氢原子数的完、稀、缺。
异域三则
年美国的发明家好年先生(CharlesGoodyear)偶然间发现天然橡胶和硫磺可以发生神奇的反应,得到一种加热也不会融化的材料,也就是硫化交联的橡胶。后来为了纪念他,美国有一家有名的橡胶轮胎公司就叫做"固特异"。
汽车如果高速行驶,作用在轮胎上的作用力的频率将会很高。由于高分子的构象调整跟不上外力作用的速率,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将升高至接近或高于室温。换句话说就是本来应该在室温下保持弹性的橡胶轮胎将会变得刚硬,失去弹性变得像塑料一样,那可不就容易爆胎了嘛。
年,巴塞尔大学的舍恩拜因,据说是在厨房做实验时打翻了东西,拿妻子的围裙随手一擦,又随手把洗净的围裙往火边一扔打算烤干...然后围裙就自燃了。于是他最后发现了硝酸纤维素,也就是火棉,可用于制造炸药。后来一位业余化学爱好者,美国的海厄特(Hyatt)为了找到一种象牙的替代品材料,往硝酸纤维素里加入了樟脑。樟脑的增塑作用使得得到的材料韧性好,还可以热塑加工。这是我们历史上第一种塑料,大名鼎鼎的赛璐珞。
还记得昆汀的电影[无耻混蛋]里犹太出身的女主预谋炸死来她的电影院观看首映的纳粹军官嘛,她就是计划把一堆电影胶片点燃。没错,那时的胶片就是赛璐珞的材料制成,硝酸纤维素毕竟也是炸药...电影胶片放映时摩擦起火时有发生。
据说在日本有一个留学生,因为语言障碍等等的原因,没有听清导师的要求而加了太多催化剂制造出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高分子化合物,那坨化合物一直被当作垃圾和失败的例子堆在墙角。一个来访的教授看到这种即像塑料又有金属光泽的东西,十分感兴趣就拿去研究。受此启发,发现了往聚乙炔中加入微量碘之后其导电性一下子upup!后来的后来那位日本教授白川英树和两位美国的教授艾伦(AlanJ.Heeger)(AlanG.MacDiarmid)共享了诺贝尔奖,原因就是因为创造性的发现了导电聚合物以及对其作出了一定原理解释。
注:本文转载自生活中的化学,如有侵权,请联系。
延伸阅读:
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解读—C3H3化学微专题14
为什么碳酸氢铵常做金属离子的沉淀剂?
流程题中调pH除铁离子等问题探究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
你会洗涤沉淀吗?C3H3化学微专题12
你会结晶吗—C3H3化学微专题13
工艺流程题元素化合物补充复习5——铜银金
工艺流程题元素化合物补充复习3——锰
工艺流程题元素化合物补充复习3——铬Cr
工艺流程题元素化合物补充复习2——钒V
工艺流程题元素化合物补充复习1——钛Ti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套路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解题策略诠释
资源下载:收藏!高考化工流程大题突破—C3H3化学微专题15
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模板归类总结!
化学实验装置判断汇总—C3H3化学二轮复习
干货!高考化学选择题备考—C3H3化学二轮复习10
免费分享:北京四中高中化学全套视频资料
权威发布: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说明
(文末有福利)形形色色的新型电池—高考二轮复习7.3
免费分享:中学化学实验创新大赛全部课件
重磅福利!免费分享50套全国各省市最新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
年全国卷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
好看点一下大家都知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