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地理第七章南方地区完整版

白癜风怎么治最好 http://m.39.net/pf/a_4791351.html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一节区域特征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台湾海峡、琼州海峡;长江、珠江、澜沧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黄海、东海、南海

(一)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占55﹪

(2)地形: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多沿江分布。

(3)气候: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有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气候湿热,河湖众多,素称“江南水乡”

(4)河湖:长江、珠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特点:流量大,汛期长,冬季无结冰期。

(二)人文特征

(1)农业

①主要物产: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甘蔗、茶叶

②区域差异

典型区域

区域特色

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湖众多,土壤肥沃,被称为鱼米之乡

东南丘陵

经济林木

四川盆地

紫色土,素有“天府之国”、“紫色盆地”

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貌典型,旅游资源丰富

(2)发达的经济

①发展的条件:南方地区临黄海、东海、南海,多优良港口,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大河联通海洋,江海海运。

②主要工业基地: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1.濒海、沿江双重优势,实现江海联运。2.水能资源丰富。

3.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口。4.有色金属丰富。

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P44——50)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

(一)区位条件优越

(1)位置范围:主要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珠江三角洲。

(2)自然资源:航运发达,水资源、渔业资源丰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3)区位优势:东临东海和黄海,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贯穿东西,拥有濒海和沿江双重区位优势。

(二)鱼米之乡

①“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区,水稻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居全国首位。

①“鱼”:河湖众多,为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三)沿江分布的工业和城市

长沙、武汉、南京、上海

(1)影响因素:长江干支流便利的航运条件及沿岸丰富的自然资源

(2)主要城市:

①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汇处,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被称为“九省通衢”

②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长三角和整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四)沿江工业走廊

①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

以长株潭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

以沪宁杭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工业走廊: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等“钢铁工业走廊”

上海、南京、武汉等构成了“汽车工业走廊”

第三节珠三角和港澳(P51——57)

广州市、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京广线、京九线、广九线、南海、珠江口

(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1)发展条件:

①区位因素: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紧邻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隔南海与东南亚地区相望,海上交通便利。

②人文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是著名的侨乡

③国家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深圳、珠海是我国首批确立的经济特区。

(2)工业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珠三角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21世纪以来,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

(二)港澳特别行政区

香港(.7.1)

澳门(.12.20)

位置

珠江口的东侧,北临深圳经济特区

珠江口的西侧,北临珠海经济特区

范围

由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周围多个岛屿组成

由路环岛、氹仔岛、澳门半岛组成

经济特征

著名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

博彩旅游业是澳门主要支柱产业

美誉

东方之珠、美食天堂、购物者天堂

海上花园

相同:港澳都属于地狭人稠,都“上天(建高楼)”“下海”(填海造陆);第三产业都发达,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港澳与内地的联系:“前店后厂”

“前店”港澳的优势: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

“后厂”珠三角的优势:原材料、劳动力、厂房等

第四节台湾省(P58——P64)

太平洋、台湾海峡、南海、东海、福建省;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西部平原、玉山、阿里山、中央山脉;日月潭、浊水溪

(一)自然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

①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中南部,台湾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南部属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邻南海、北临东海。

(2)范围: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

(3)地形:西部平原、中部和东部以山地为主,台湾最高山是玉山

(4)河湖:河流众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东西分流,源短流急,水能丰富。最大的湖泊是日月潭、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台湾河流特点:流程短、水量大、流速快等,流向由中间向两侧海域分流

(5)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二)美丽宝岛物产丰富

美称

物产

“亚洲天然植物园”、

“森林之海”

“樟脑王国”

山地面积大且气温差异大,导致森林面积广且树种繁多,呈垂直分布

(最著名的树种是樟树,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东方甜岛”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甘蔗

“水果之乡”

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水果种类多

“海上米仓”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

“东南盐仓”

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山脉的西侧,晴天多,光照强;沿海平原地形平坦。

(三)出口导向型经济

台北、新竹、高雄、基隆

(1)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主要城市:省会也是岛内最大的城市台北、岛内最大的港口高雄、被称为台湾的“硅谷”的是新竹

(2)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主要出口农产品;

60年代,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

80年代中期,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比重稳步增长。

(四)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

(1)人口.5万,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2)汉族占全省人口的97﹪,祖籍大部分是广东省和福建省。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3)台湾的自然灾害有台风、海啸、地震等,其中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1)台湾和大陆的关系

血缘关系:台湾居民多来自福建和广东省

地缘关系:台湾岛原来和大陆连为一体,由于海平面上升才和大陆分离

历史关系: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中国在清朝开始设立台湾省;年从日本手中收回。

文化关系:台湾省和大陆语言接近,海峡两岸均信奉妈祖,风俗相似。

(2)分析台湾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1.特点:工业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2.原因:

①地形:西部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而中部地区是山地

②发展历史:西部地区离大陆近,开发较早。

③人口分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④交通:西部地区铁路线稠密,城市多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⑤这里位于山地背风坡,受台风影响较小,利于经济发展。

(3)台湾的“东南盐仓”

地形:西部平原,广大的海滩利于晒盐

气候:西部属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cd/7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