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坊程迎兵樟脑丸

内文摘录

走出单位大门的那一刻,丁小兵回头望了望。两株梧桐树光秃秃的,凛冽的寒风对它们没有太多的办法,此时的梧桐树再也藏不住一只鸟,遮不住一滴雨,却更像一个历经沧桑的长者,在清冷中站出了豁达的姿态。

樟脑丸

□程迎兵

天色一暗下来,对面那个小房间的灯就亮了。丁小兵觉得那盏吊灯也许一直是亮着的,像在耐心等待着每一个黑夜的来临。那个大男孩头戴耳机,坐在电脑前手忙脚乱,女孩则安静地趴在床上看手机视频。他俩好像从不到另一个房间去,洗的衣物也只是挂在防盗窗的格栅里。另一个房间的灯几乎没怎么亮过,偶尔亮一下也是男孩的妈妈在阳台翻找什么东西,更多的亮光来自电视机的荧光,就如每个家庭都会有的那一两个秘密一样,微弱而模糊。搬进这栋小高层快十年了。当初单位为了解决最后一批无房户而把他安置在了这里。房子建筑面积近六十三平方,两间卧室朝西,客厅挺大但没窗户。丁小兵简单装潢了一下就搬了进来,刚搬进来时他和儿子都嫌小,现在丁小兵却嫌房子太大。如今这三栋高层里更多的是老人,大多数中年人早已搬离这里买了新房。丁小兵不想折腾,也不想重复着上班下班如同复印机般的生活,他想跟楼下那些老头一样活得悠闲和无聊。可时间久了,那些老头看出他是真无聊而不是假装无聊,就逐渐不带他玩了。今天早晨参加完同事的追悼会,丁小兵并没有登上单位接送的大客车。顶着寒风的那一刻,一周前刚办理完“提前退养”手续的他,忽然间感觉自己也老了。顺着围墙往前走时,身后的大客车朝他礼貌性地按了两声喇叭,他停下脚步转过身,朝司机摆摆手,却抬头看见山边那根高耸的烟囱。他有些恐惧,抬手拦了辆出租车,飞也似的逃回了市区。现在,丁小兵趴在窗台上想一件事。对面楼里的灯光正渐次亮起,冬夜的心事如同这灯光,没等彻底想明白,整栋楼就灯火通明了。对于在单位选择“提前退养”这件事,事后他还为此纠结了一段时间。还有五年退休的他,恰好符合单位新出台的政策。对他来说应该五十五岁退休,但想想自己在单位也没多大奔头了,他便响应号召办理了退养手续。其实丁小兵盘算过,也给自己留了条退路,本以为一套程序走下来至少要半个多月,万一其间自己后悔了或许还有周旋的余地。没曾想,办事员仅用一个小时就给他办理完结了所有手续,白纸黑字一眼便能望到头,其效率快得像是担心丁小兵下一秒就会后悔。丁小兵事后甚至怀疑这项政策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走出单位大门的那一刻,丁小兵回头望了望。两株梧桐树光秃秃的,凛冽的寒风对它们没有太多的办法,此时的梧桐树再也藏不住一只鸟,遮不住一滴雨,却更像一个历经沧桑的长者,在清冷中站出了豁达的姿态。没什么舍不下的,梧桐开春照样会返绿。他对自己说。又想起临出办公室时,他还询问办事员五年后谁来通知他办正式退休。谁知办事员说,我明年就退休了,不过到时肯定会有人来通知你的。别急。丁小兵蜷在被子里,像深陷一堆黄沙之中。他想趁着夜色出去喝两杯,便给朋友打电话。连打了两个电话,其中一个在加班,另一个还在外边办事,朋友们语气匆忙,丁小兵都能听见手机那边传来的呼呼风声。他不甘心,又给另外一个朋友打电话,但对方懒洋洋地说,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上班,改天我请你吧。丁小兵觉得无趣,便从床上爬起来煮面条。看着清汤寡水的面条,他更觉无趣。于是从冰箱里拿出西红柿和鸡蛋,做了个浇头,再撒上一把青蒜末,面条顿时就好看了很多。吃完面,他趴在阳台上点了支烟。对面楼层的灯光没什么变化,偶尔能看见人影在房间里晃来晃去。丁小兵仔细想了想刚才打出去的三个电话,谁又不在为掩饰自己的生活而撒谎呢?看着依旧在打游戏的那个大男孩,他想起上大学的儿子很久没给他打过电话了。他拨通手机,电话响了一会儿才被接听。我想起一件事。丁小兵说。什么事?儿子压低嗓门问。我再想想……可丁小兵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事。儿子说,没事我挂了啊。别急。你在干什么?我……在谈恋爱呢。哦,那我挂了。对面大男孩正在拉窗帘。“呼啦”一声窗帘摆动了几下,一小片光亮从没拉严实的窗帘边钻出来,散落在窗台上。这时候,丁小兵终于想起一件事。他想起刚进单位没多久那会儿,那是一个夏天的夜班,二十出头的他和师傅坐在厂区栈桥上乘凉,对面是检修车间的小二楼。丁小兵记得当时他喝的是免费冰汽水,而师傅手里握着个搪瓷缸,喝着滚烫的劳保茶。检修车间大院里漆黑一片,只要没有抢修的活,这个大院包括那栋二层楼,夜间没有任何声响,有时甚至能在身后嘈杂的机器声中,听见蛐蛐的叫声。抽完一支烟,他准备起身再去接一杯冰汽水。他喜欢这种味道。他刚刚站起来,师傅却一声低吼——快蹲下!丁小兵本能地捂住脑袋,以为有什么安全事故突然来临。二楼靠西边的一个房间灯亮了一下,又灭了,但很快又亮了。一对中年男女进了办公室。“哎哟”,丁小兵看见师傅的嘴巴被热茶烫了一下。丁小兵说,有检修?至少今晚我们工段没有检修任务,师傅把右手食指竖在嘴边,不耐烦地对丁小兵说,嘘……话比屁多!男人在窗前站了几分钟。丁小兵看见师傅把安全帽往下压了压。随后办公室的灯,灭了。丁小兵没看出什么名堂,想转身回休息室喝冰汽水,但师傅像早知道他要干什么似的,断喝一声——别动!没过十分钟,大院里传来几声狗叫,紧接着又传来踹门声。对面办公室的灯亮了,门外多了个男人,屋内的男人“扑通”就跪下了,然后不停搧自己耳光,脑袋也不住地往地上磕。而那个女人则趁机一溜烟跑不见了,就像从来没出现过一样。丁小兵至今还记得师傅当时的那句话。师傅说,这三个人我都认识,但做梦也没想到他们之间会有这样的事故。大约半个月后,丁小兵在一次下夜班的路上,被人劈头盖脸打了一顿。多年后他想起这件事时,隐约觉得是他的师傅出卖了他。更多年后,他才得知那个跪下的男人,是自己初恋对象的丈夫。此刻,不知哪个房间传来悠扬的小提琴声,丁小兵却听得很不耐烦。提前退休后,他发现其实生活许多时候都只是生活,那些发生过的事件,其实并没有太多曲折,不过是随着时间的河流平静地打着漩,最终归于生活。就像抽水马桶里被人随意扔下的一个烟头,跟着水流旋转了几圈,最后还是顽强地漂浮在水面上,犹如有人吐了一口痰。现在,丁小兵想起了早已退休多年的师傅。他想知道是不是师傅当年出卖的他,导致他被人莫名其妙打了一顿。他翻看了一下手机通讯录,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保存师傅的手机号。他问了几个同事,都说不晓得。他有的是时间和耐心,把手机里同事的号码挨个问了一圈。其中一个同事说他正准备出门喝酒,让他也过来。丁小兵下楼打车。街上的路灯昏昏欲睡,远处拥挤的楼群看起来距离很近,但又都遥远得那么真实。出租车行车记录仪里的画面速度很快,完全超越了实景。巴掌大的画面像是一个巨大的口袋,把前方的夜景吞噬进去,又吐给后排坐着的丁小兵。他感到眩晕。从前挡玻璃看去,夜晚的灯火却又是静止不动的,他宛如进入了一个奇幻世界。十字路口堵得厉害,前方汽车的白色尾气徐徐上升,像某个人一声不响地抽着闷烟。饭店并不太远,几杯白酒下肚,丁小兵暖和了。他散了一圈香烟,然后翻看着手机里的头条新闻,顺便打听了一下他师傅的联系方式,同事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说他师傅去世至少有三年了。这条消息与无数的头条混杂在一起,显得毫无特色更不抓人眼球。桌上的一个同事正给老婆打电话问能不能晚点回去,获批后,对着电话说老婆你真好真宽容,挂了。随着电话的挂断,他脸也挂了下来,像什么都没发生一般安坐桌前继续喝酒。丁小兵注意到此人碰杯时他的酒杯永远要低于对方。很多人都有这个好习惯,丁小兵也曾一度爱和他们较劲,比谁的酒杯端得更低,以至于两人几乎都是蹲在地上干了一杯酒。丁小兵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快递送餐”,他便直接挂断了。退休后每次与同事聚餐时听到手机铃声,他还是会下意识紧张一下以为又有抢修,随后反应过来自己已经没有了岗位。同事们还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单位的事,他听起来很陌生。同事之间不说真话地活着,深藏自己以维持彼此的关系,也许这对大家来说就是幸福的形式。当然,这也包括他自己。邻桌是四个女人,她们瞬间就吃完了,随后三个服务员瞬间也收拾干净了桌面,然后哼着歌——“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一切都神秘得如同周围警惕的眼神。丁小兵端起酒杯,一口干了,然后扶住一个同事的脑袋,亲吻了一下他油亮的光头,说,我爱你兄弟。像在做最后的道别。那天下午落了几滴雨。丁小兵抬头看了看天空,天色阴沉。多年来,他在冬天看到过无数次这样的天色,每一次他都有一样的判断:这天气可能要下雪。但他又不确定,以前的经验没有使他确定过,总像是第一次产生了这样准确的预见,将这种天气和下雪联系起来,像是提前看到了雪。楼下的老头们坐在大院门口的长椅上。丁小兵下楼转了转,想找老头们玩,更想像老头一样活得没有牵绊。但老头还是不太乐意带他玩,他想发火却又找不出什么理由。有个老头被牵着的两条小狗扯得直趔趄,却又不敢松开狗绳。看见丁小兵过来,老头说,小伙子,最近是不是下了个文件说遛狗不牵绳要罚款?丁小兵笑了。他说,规范养犬人人有责嘛。两个人坐在长椅上。老头问,我看你年纪也不大,怎么不上班啊?丁小兵把提前退养政策说了一遍,老头盘算了片刻,说,呆!你现在每月只有一千七百块,还不到我的一半,月收入少了等你退休后工资会更少。呆,要是还有份挣钱多的事等着你嘛……你提前退养还差不多。呆,你以为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是件好事?人闲着会闲出病来的。丁小兵说,你说的有点道理。在职的没退休的拿得多,不闲着能干什么呢?除了会开天车我也没其他技能啊,再说了,干了一辈子天车工,我是再也不想干了。那我俩还是同行。老头拍拍丁小兵的肩膀,说,今年我六十五了,刚工作那会儿我才二十岁,从开始上班那天我就想,我肯定讨厌一辈子干这重复的活。没错。整天吊在半空中,无非就是把钢锭吊来吊去,毫无意思。丁小兵说,那你后来换过工种吗?该死的,我到退休一直干的就是这个活儿。老头话音没落,就被两条小狗拽走了。丁小兵抽了支烟。是的,有大把的时间看来不是件好事,那只是一个幻觉,会让自己感觉每天都很漫长,也很无趣,眼下就很难让自己为个什么事而高兴起来。刚退养那阵子,他觉得自己充实的生活即将开始,可是总会遇到某种障碍,他想是不是得先适应新节奏之后生活才会开始?看着走远的老头和他的两条狗,丁小兵反应过来,无趣本身就是生活。他只是长时间被束缚在了固有的生活节奏中,以至于他从来没有尝试过任何新事物,也没有真正了解过。他站起身,手机响了。电话是单位一个小领导打来的,先是关心了一下他的近况,又询问他的天车操作证有没有过期。丁小兵弯着腰如实作答。电话那边说近期客户订单太多,而且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傅都退休了,年轻人又没接上,问他是否愿意回来顶岗,倒夜班,每月暂定三千元。丁小兵想都没想,便同意了。走出小区院门,穿过马路就是一座公园,他想都没想就走了进去。公园深处有个动物园,上次来的时候儿子还很小,大概只有三四岁,那个时间段丁小兵经常抱着他来玩。现在,他想自己去看看。可能是天气原因,公园里没什么人,一个老师傅牵着一个小男孩走在前面。那是他以前的同事,丁小兵想上前去打个招呼,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他看着那个老师傅把小男孩举起放到肩膀上,吃力地往前走去。几条小土狗,正在枯草地上乱跑,互相之间还时不时跟见到仇人似的拼命叫几声。动物园近二十年没有任何变化,萧条得近乎荒芜,饲养的动物品种都没变,连铁栅栏都没换过,还是那么锈迹斑斑。孔雀、骆驼、梅花鹿、猴子都孤零零地待在笼子里,一个饲养员模样的人穿着胶靴,脸上毫无表情,拿根皮管在冲笼舍里的粪便。丁小兵转了一圈,有点冷,他觉得这应该算是世界上最荒凉的动物园了,但它始终就在这个城市存在着,既不上规模,也不搬迁。让人不知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丁小兵就穿着工作服去了单位。干净的工作服穿在身上有点紧,他活动活动胳膊,就登上了通往驾驶室的漫长楼梯。一切都没变,厂房里那些钢锭整齐排列着,一言不发,只等待着被丁小兵一块块吊起,轮流送进加热炉内。地面上的同事忙碌着,从驾驶室往下看,他们仿佛一根根会移动的火柴,红色的安全帽像是一个个火柴头。他们聚拢片刻,分散开,然后再次聚拢。虽然在半空中,丁小兵还是能够闻到熟悉的钢锭气味,那是钢铁特有的腥味。不同的是,他现在闻到的气味没有了以往的那种冰冷。几个夜班上下来,丁小兵有点吃不消。在岗时每年年休假后回来上班,一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现在才在家休息一个多星期,就有些适应不了以前的生产节奏了。他很清楚自己的这种变化,生活秩序从退休前的无序,突然变成了有序。准确地说,是现在的无趣变得有序,而且毫无变化。以前的无趣可以被无序遮蔽,现在的有序则变得更加无趣。天气预报一直说要下雪,但整个冬天却一直没下。尤其是寒冷的冬夜,只有凛冽的风醒着,让人睁不开眼。已经零点了,丁小兵的夜班才刚刚开始。他去了趟厕所,厕所里的灯坏了,借着手机屏幕的反光,他顺手带上了蹲坑的木门。没多久,又进来一个人,嘴上骂骂咧咧,重复着他刚才的动作。丁小兵没吭声。手机铃声响起,与丁小兵的一模一样。他看了下手机,屏幕并未亮起。隔壁的在说话,“我在厕所……急啥……丁师傅不是在天车上嘛……让老家伙发挥余热就是,休养费拿着还额外挣份工资,哈哈,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好好好,我马上来。”丁小兵仔细分辨着这是哪个同事说话的腔调,但这声音很快就被厕所里的穿堂风刮不见了。他又蹲了片刻才出来,这次他没有上天车驾驶室,而是拐到了炉台长引桥下面。他站在桥墩边,点了支烟。凌晨有凌晨的气势,在钢铁般坚硬的空旷中,寒风在夜空中扑扇着翅膀,仔细听能听见厂房里天车刹车的摩擦声。在他离开这里之后,一切仍像以前一样,他的回归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他想,在这种压迫一切的气势下,一次就业或退休,一次出生或一次死亡,其实并没什么区别。隆冬之后就是早春了,但其实也不过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深夜的厂区在丁小兵眼里还是那么恐怖,他抬头看着路灯,路灯像一轮明月,从天上照耀着草丛和矮冬青,在泥土地上留下斑驳的光晕。路灯是沉默的,地面上的一切对它来说都一样,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万物的生或死,它只是在等待天亮之后按时熄灭。这就是它的日常。此时的丁小兵既不想回到天车上,也不愿再多想些什么,他就想让自己这样站着,直到白天到来。可能是太冷,丁小兵竖起工装衣领往回走,他几乎感觉不到脚趾的存在,坚硬的泥土很硌脚,但很真实。就像他想做个真实的有感情的人,但似乎先天条件不足,自己做的努力越多,却越偏离越差劲,反方向的越远,乃至感觉自己低于一个正常人的标准。当然,他也不清楚正常人的标准到底有哪几条。他这样想着往前走。踏上水泥地后,他发现走着走着自己就偏向了右侧,像是有人使劲把他往右边推。他停下来跺跺脚,又抬抬膝盖,等身上暖和些再往前走,两条腿就听使唤了。直到凌晨六点,丁小兵才从天车上下来。驾驶室里的那台窗机制热效果太差,回到班组休息室好半天,他才暖和。休息室里三个同事都光着膀子在睡觉,充足的暖气让人感到燥热。他仔细看了看他们,想分辨究竟是谁在厕所里嘲笑过他,可他们脸上油腻腻的,遮盖了所有的表情。丁小兵扯过两把椅子,一把用来坐,另一把用来跷腿,很快他就睡着了。下班后洗了个热水澡,然后骑着电瓶车跟同事去吃面。这是班组的老规矩,下了夜班几个人分瓶白酒,吃碗牛肉面,再回去倒头睡到下午,这样既省了中饭,也缓过来了一夜的疲惫。白酒四个人平均分,菜是面馆免费的几样小菜和几块卤干,以及各自面条上的几块牛肉。没人说话,默默喝酒,夹杂着吸溜面条的声响。丁小兵晕乎乎地骑车往家赶。刚过一个十字路口,就感觉车子往右边突然一偏,然后眼前一黑。丁小兵醒来时,医院消毒水的味道,便迫不及待地钻进鼻腔,他被呛得咳嗽了几下。他想坐起来,却发现右胳膊有点用不上劲。隔壁床的陪护连忙站起来让他别动,然后按了下丁小兵床头的呼叫器。小护士很快就来了,跟她一起来的还有个男医生。男医生抓着个病历夹翻看了几遍,又啰里啰嗦问了一大通,然后让他去做磁共振,并让他通知家属来。丁小兵说,有什么需要签字的我本人亲自签。小护士出去又进来,手里多了床单和被套,是那种白绿相间的条纹,这颜色比以往一码白看上去要亲切。小护士扶他下床,然后给他换床单,她换床单被套的手法,让他想到了宾馆服务员的熟练。做完磁共振没多久,医生拿着片子又来了,告诉他诊断结果是轻微脑梗死,医院及时,目前需要住院治疗。那就住院吧。丁小兵很平静,当天晚上他就把病床卡上脑梗死的“死”字偷偷涂掉了。他想给儿子打个电话,但想想住院也没啥事,也就是每天吊三瓶药水,晚上量次血压、脉搏什么的,自己也能自理,就给单位小领导打了个电话。医院西侧隔着条小马路,是大学生公寓。每晚八点半左右,几个小伙子就在水泥球场上打篮球,不时传来阵阵叫好声,而病房里另外三个老头早已传来打呼声和断断续续听不真切的梦话。丁小兵在病房过道里走了两个来回,腰有点酸。他朝那三个床头看了看,发现其中一个老头没睡着。他看看他,老头也冲他挤了挤眼。丁小兵躺在病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感觉病房有点儿像寺庙。有天晚上,走廊外传来凄惨的哭声,他突然冒出个念头,感觉死的人是自己,哭的人是儿子。也许只有生死这样的事才能把两代人维系片刻吧?丁小兵在走廊上抽了支烟,然后站在病房的窗前。又一场冬雨将至,深灰色的天幕下,高耸的楼群与低矮的商铺都显得有些沉闷。一片树叶刚从窗前飘过,雨点就落了下来,先是几滴,像个前列腺患者,紧接着雨滴变得密集,像是一个儿童对着草丛撒尿,很快把四周洇湿了。从医院八楼往下看,CT室门前低凹处的雨点,在暗夜闪闪发亮。远处的马路上,疾驰的车辆,斑斓的雨伞,凌乱的电线,变幻的红绿灯以及路边草坪上的泥巴,所有这些他能看见的东西,很快就被人们匆匆的脚步冲刷得模糊不清。才九点,正是夜晚刚开始的时候,医院里却是漫长冬夜的开始,犹如疾病没有尽头。到了第五天,医生就赶他出院了。丁小兵觉得自己也没啥大毛病,是该出院了。在办出院手续时,他不经意间,听到一个年轻的医生与科主任的神秘对话,年轻医生说,主任,这次的实验很成功,您放心!丁小兵浑身一抖,感觉他们说的正是自己。医院离自己的住处并不远,丁小兵并不急着回去,他走得很慢,顺路还去吃了碗牛肉面。老远他就看见三个老头在小区大院门口站着,走近一看,他们正围着一只瘦小的狗。它是土黄色的,孤伶伶站在那里,不时摆着短尾巴。其中一个老头说个不停,其余的老头都没吱声,只半睁着眼睛,盯着小狗晃动的尾巴,仿佛马上就要滑入某个梦境。老头看见他,问他这几天怎么没下楼找他们玩。丁小兵说去外地看上大学的儿子了。到了傍晚,细碎的雪花悄然落下。丁小兵先是发现小区路灯下有白色的东西飘过,起初他以为是灰尘,没多久树杈间有了隐隐约约的白色,草地上很快就有了一层薄薄的积雪。他推开窗户,伸出手,想奋力抓住点什么。漫天的雪花看上去相当繁华,远处的山在夜晚的大雪里消失不见,连一星半点的痕迹都没有。那里原本有一座山,此刻却成为了一种幻景。新的一天一定会从那些暗影中显露出来。丁小兵这样想着,身体摇晃了两下。对面大男孩房间的窗帘没拉,灯依旧亮着。丁小兵发现屋里已经换了新住户,一对年轻夫妻正在厨房里忙碌着,阵阵热气不断从窗户里飘出来。丁小兵在走廊上来回走了几趟,医生说康复训练很重要。楼栋里不时散发出烤串和奶茶的香味,空气柔软而又富有弹性,他判断这栋楼里应该搬进来了更多的年轻人。这让丁小兵很舒服。

—END—

《长江文艺》年第9期

责任编辑

吴佳燕

程迎兵

程迎兵,年12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短篇小说见于《青年文学》《湖南文学》《清明》《野草》等文学期刊。出版有小说集《陌生人》《万事都如意》。安徽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安徽作家班学员,有作品被译介到国外。现居安徽马鞍山。

往期精选

姚鄂梅:旧姑娘

女真:梨花墓园

尹学芸:喂鬼

邱华栋:鹰的阴影

赵瑜:驳母亲、伯父以及妹妹、弟弟

胡性能:雨水里的天堂

马金莲:低处的父亲

《长江文艺》年第9期目录

小说坊

中篇

生活概要

刘汀

攻城

禹风

短篇

马兰花开

二湘

四月的牙齿

喻之之

雪乡

林袁

樟脑丸

程迎兵

锦鲤

但及

临街楼

胡先生列传

於可训

家乡书

万里江山如是

李修文

面对面

生活可以概要,文学必须体恤人心

吴佳燕刘汀

诗空间

我借此一颗星辰的光跪拜土地(10首)

野老

慢放的阳光(12首)

白天伟

低天空(10首)

小玖

自由谈

夕阳无限感慨

樊星

“70后”作家关于老人形象的常态性反映

陈国和

“90后”作家笔下的老年人形象

胡读书

新推荐

什么是最厉害的动物

倪江

三官殿

我的老同学朱达诚

唐小禾

刊中刊

装修

段吉雄

翠柳街

山河外,尘世间

何子英

长江文艺杂志社

CJWYZZ创刊于年6月新中国文艺第一刊

欢迎留言互动!

                







































中科医院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企业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ngnaoa.com/zncd/5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