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兰花的生存策略较劲五年,却转身投入科学传播事业。当过科普杂志的副主编,带过爱好者的科考团,写过一本叫做《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的科普书。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爱吃的植物学工作者”。
史军
松鼠名片
荠菜的甜嫩,春韭的清鲜,还有香椿浓烈的香气,构成了春日野菜乐章的基调。香椿身上都带着特有的油光,深红或褐红的叶子如花朵一样徐徐展开,这时千万不要辜负这些嫩芽。拿来清洗干净,细细切碎,拌入已经打匀的蛋液,稍稍加入精盐拌匀。起油锅,油八成热时,把香椿鸡蛋倒入锅中,蛋饼刚刚成形就翻个面过来,改小火慢煎,很快蛋饼就会变成金黄色,这时就可以出锅了。香椿的浓香混着脂肪的气息,配粥下酒,一切都是美好的。
每当看见鲜嫩的香椿苗,就觉得春天无限美好。
图片来源: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与荠菜和韭菜相比,香椿无疑是富有争议的春日尝鲜菜。不仅仅是因为那种特殊的,被很多朋友斥为“臭虫味儿”的特殊香气,还因为香椿身上那个怎么都撕扯不掉的亚硝酸盐标签,更不用说头茬香椿高达十块钱一两的身价了。然而,不管是“亚硝酸盐”的非议,还是高昂的售价,都挡住不我对香椿的热爱。
香椿(Toonasinensis)是不折不扣的本土植物,据说对香椿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当时香椿还不叫香椿,在《夏书》里面它叫杶,在《左传》之中,它叫橁,在《山海经》有了个新名字櫄,如此多样化的名字,足见香椿深入人们的生活已经很久了。并且,香椿的天然分布区很广,从华北,华南到西南各地的山地都能找到野生香椿的身影。更有人把香椿树种在庭院周围,就为品尝那种特殊的春天味儿。
香椿树主要的特征是,人手所及的地方都不长叶子(大误)
图片来源: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不过,这种楝科香椿属的植物一直都徘徊在餐桌的边缘,充其量是种山乡野菜。直到明代农学家徐光启撰写《农政全书》的时候,还是只把香椿列在救荒食物之中,终究不是大规模生产的蔬菜。想来,原因大概有三,一是香椿芽是种时令性很强的蔬菜,一旦春日落幕,绿叶茁壮生长的时候,香椿的香气都会淡去了;二是香椿芽特殊的风味必须要有大量的油脂来搭配,如果只是水焯凉拌,就不是赏味儿而是刮肠了。如果说前两点是香椿的缺憾,那这第三点就是人为原因了,原因很简单——吃错了。
香椿虽然没有长一张大众脸,但是像羽毛一样的叶片不是它们独有的。这不,在一旁生长的臭椿树,完全就是一个高仿版的香椿树。一样挺直的树干,一样的羽状复叶(虽说香椿是偶数羽状复叶,臭椿是奇数羽状复叶),咋一看还真难分清楚。但如如果是吃了臭椿的树芽,我相信就不会再碰这样的树芽了,那可是一种混合了臭虫味儿和青草味儿的奇异味道。据说有些地方,人们确实把汆烫后的臭椿当蔬菜来吃,如果有机会也可以试试。
“高仿版”的臭椿树,欺骗了许多眼神儿不佳的吃货
图片来源:ppbc中国植物图像库
一旦开花结果,臭椿就完全暴露了,作为苦木科臭椿属的成员,它们的果子都是有翅膀的,这些翅果会随风飘荡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所以,不要奇怪,为啥没人种过臭椿树,它们却能在城市的不同地方茁壮成长了。相对来说,香椿的果子就要弱多了,五瓣开裂的果子虽然也会散出细小的种子,但是能长成树的真是寥寥无几。不过这并不妨碍香椿的传播,因为有人喜欢它们的味道。
香椿成熟裂开的果实。
图片来源:wiki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中药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