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习一医院整理总结出来的一套便于记忆的中药学习方法。这里是一个适合所有中医爱好者交流学习的平台。本方法集图文、鉴定、炮制、相似药性鉴别等为一体,实时
野菊花别名山菊花。性味:辛、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疏风平肝、清热解毒、凉血降压。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菊花别名秋菊。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散风,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野菊花和菊花共性为:清热解毒。差异为:菊花主尚有发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野菊花主清热解毒。
3别名野黄菊花、千层菊、黄菊花、苦薏、山菊花、甘菊花。
4产地江苏、四川、广西、山东。
5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4~5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色或浅棕色,通常被白毛,边缘膜质;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有的残留总花梗。舌状花1轮,黄色至棕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芳香,味苦。
6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肝经。
7性能特点疏风平肝、清热解毒、凉血降压。
8功效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
9用法用量煎汤,10-15克,鲜品可用至30-60克。外用:适量,捣敷;煎水漱口或淋洗。
10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
11现代研究野菊花含挥发油,油中含菊醇(chrysol)、菊酮(chrysanthenone)、α-蒎烯、樟脑、龙脑、樟烯等,尚含野菊花内酯(yejunualactone)、野菊花素A(artoglasin-A)、刺槐甙(acaciin)、蒙花甙(linarin)、菊甙、木犀草素。
野菊花含挥发油,内含樟脑、香桧烯等,另含苏格兰蒿素(Arteglasin)A、野菊花内酯、刺槐苷、矢车菊苷等。还含野菊花倍半萜烯醇、野菊花醇、菊油环酮、顺螺烯醇醚、当归酰豚草素B、木犀草素、熊果酸、β-谷甾醇等。
12药理口服野菊花对正常或高血压动物均有降低血压作用,这是由于总外周阻力的下降。并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可缩小梗死范围,减轻心肌损伤,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体外试验野菊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有抗菌作用。
野菊花还有解热、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作用。
苏格兰蒿素A能致敏。
13中药经典附方1、治疔疮:野菊花和黄糖捣烂贴患处。如生于发际,加梅片、生地龙同敷。(《岭南草药志》)
2、治一切痈疽脓疡,耳鼻咽喉口腔诸阳症脓肿:野菊花一两六钱,蒲公英一两六钱,紫花地丁一两,连翘一两,石斛一两。水煎,一日三回分服。
3、治夏令热疖及皮肤湿疮溃烂:用野菊花或茎叶煎浓汤洗涤,并以药棉或纱布浸药汤掩敷,一日数回。
4、治肠风:野菊花六两(晒干,炒成炭),怀熟地八两(酒煮,捣膏),炮姜四两,苍术三两;地榆二两,北五味二两。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钱,食前白汤送下。(《本草汇言》)
14老师留作业:明天一味学中药
小提示:性味:甘、酸,凉;归肝、肾经。
动力?源于您对我们的北京治疗白癜风术要多少钱澳门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